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我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不断巩固“造血”功能,努力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为全面梳理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展现我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携手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今天开始,康平融媒APP、康平V生活推出“产业帮扶断穷根 精准发力铺富路”专栏,今天推出第一期:务工不用去远方,村里就有好工厂。
近日,记者跟随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一同走进位于张强镇大黄家村的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工人刘彦军告诉记者:“我是这个村的村民,在这个村子里住,步行到厂子也就两三分钟的路程。每年秋收的时候,厂子还能给假,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钱,生活有了保障。”
▲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工人 刘彦军
同为大黄家村村民的任明丹和村里大多数的妇女一样,因为要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不能外出务工,就算有好工作也不能离家赚钱。大黄家村“两委”班子了解到这样情况后,积极鼓励贫困家庭和居家留守的妇女上岗就业,帮助村民增收。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群众就近就业,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任明丹告诉记者,厂内的工人大多数是大黄家村及其周边村子的村民,经过培训后实现了就近就业。而且厂子上班时间弹性较大,她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工人任明丹说:“我家在这附近住,工作挺轻松,不累。家里有两个孩子,也不能外出打工,在这找一份工作,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钱,每个月都能为家里减轻负担,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工人 任明丹
现在,大黄家村共有60多人在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打工挣钱,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在家门口赚钱、在家门口脱贫。
张强镇大黄家村党支部书记孙海权说:“这地方是我们村原来闲置的学校,现在是我们大黄家村的资产收益项目,能够很好地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还能为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张强镇大黄家村党支部书记 孙海权
据了解,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是县农业农村局引进到大黄家村的扶贫车间,该生产项目租金收益的15%用于大黄家村村级资金积累、25%用于大黄家村发展其它公益事业、30%对大黄家村国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配、30%收益对盖顶村国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配。公司于2021年1月份试生产,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为脱困人口提供了稳定的收入。
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厂长蒋海洋介绍说:“我们这个厂子就业岗位有60余个,二期投入使用后,用工岗位将达到80余个,年工资收益能够达到200万到250万之间,给政府的税收也能达到500万到600万。”
▲沈阳瑞业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厂长 蒋海洋
2018年以来,我县加强扶贫资产监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大项目覆盖支撑、小项目叠加补充”的思路,加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力度,2021年全县入库66个项目,其中资产收益项目58个,确保全县产业扶贫工作有足够的项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