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目前境外新冠疫情处于较高水平流行的状态,境内发生输入疫情以及本地传播风险也持续存在,局势仍严峻。同时随着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室内人群聚集的机会逐渐增多,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风险机率随之明显增多。
一、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防护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 干咳、乏力、咽痛、嗅(味) 觉减退、腹泻等。
2.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以甲型及乙型为主。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临床症状:急起高热、头痛、显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重。
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要重视流感流行的风险。日常生活中感冒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家经常把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
3.普通感冒:是由于呼吸道感染病毒所引起的。
临床症状: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痒、咽痛等,发病周期很短,一周左右就会痊愈。
4.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症状: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
5.猩红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及带菌者是传染源;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
临床症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
6.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头皮、面部、躯干及四肢陆续出现斑丘疹、水疱及结痂。
二、如何注意自我防护?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其实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基本预防措施是相通的,请大家要做到以下几点:
日常生活规律:饮食要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疲劳,以便提高自身机体的体质及免疫力。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环境清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消化道卫生习惯,如打喷嚏或咳嗽时遮住口鼻、勤洗手等。
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从而减少与传染源接触的机会。
免疫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及时接种新冠、流感等疫苗,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特别是高危人群,及时给予预防性措施尤为重要。而且接种疫苗的人越多,产生的人群保护效果就越强。
为做好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要求,人们应避免前往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旅行前,需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准备好个人所需的防护用品;旅行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行程查询;旅行期间应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及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
为了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提醒大家无论何时何地,一旦自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在做好防范感染他人措施的情况下,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流行病学史。
【本期专家】
吴彬,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感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的诊疗。对病毒性肝炎等肝病的诊疗也有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