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沈阳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正式出台

0
分享至

让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投入上有获得感、让学生在职场就业中有成就感、让家长在事业发展中有幸福感,为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2月23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沈阳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出台。

未来五年新增1—2所高职院校

“十四五”期间,沈阳将稳定现有职业院校数量,高职院校增加1-2所,重点建好3-4所高职院校,做强10所中职国家示范学校、4所省级示范学校、1所示范性职教中心和35所骨干学校。

2020年,沈阳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为7.8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万人;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也将由10万人增加到11万人。沈阳市将稳定中高职在校生规模在20万人左右。每年培养、培训技术技能型人才20万人次以上。

同时,紧密对接沈阳市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12个重点产业群,建成50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国家级示范专业不少于10个,建成3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支持沈阳大学、沈阳医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支持沈阳大学、沈阳医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拓展办学空间,不断深化校地、校企、校院、校所等战略合作。

支持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升格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支持沈阳开放大学统筹多种资源,探索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支持沈阳医学院加大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市幼师升格大专或举办本科层次幼儿师范教育。支持6所中职国家示范校探索举办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

推进以专项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综合高中试点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中职、高职、职教本科分段衔接,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3+2、3+4)规模。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面向本市所有中小学开放职业院校实训场所、课程、师资资源,继续丰富内容和形式开设职业体验活动或选修课程。

推进以专项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综合高中试点。破除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体制界限,通过合并、单独成立或依托现有职业院校挂牌等方式,在有条件、有需要、有积极性的地区,建成一批“双挂牌”的技工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点支持沈阳市装备制造、沈阳市IT产业、沈阳市餐饮与旅游等10个职教集团发展。

探索以国有大企业为龙头,联合一两所高职学院、四五所中职学校共同组建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互派管理干部挂职制度。建设3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鼓励企业、行业组织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独立或参与办学,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沈阳市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成为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新闻】

“十三五”期间

全市职校毕业生

在沈就业人数达7.7万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沈阳市职业教育紧紧围绕“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新时代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校企协同育人办学理念,优化办学资源,加强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深化“三教”改革,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沈阳市先后被批准为“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项目”试点城市和辽宁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

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沈阳建成11所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占全省示范校总数的40%;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2项,累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285枚,其中金牌37枚,位居全省前列。

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强化支柱产业的人才供给,沈阳新增专业91个,紧缺型人才供给超过1000人,毕业生在沈就业人数达7.7万人。全市现有职教集团18个,涵盖企业近1000家,与宝马、海尔、贝卡尔特、德科斯米尔等公司共同开设订单班101个,学生近万人。宝马公司在沈阳职业院校中订单培养1500名技术工人,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伯去世后我才知道,在农村,平时在家不帮别人,死后下场很凄凉

三伯去世后我才知道,在农村,平时在家不帮别人,死后下场很凄凉

小人物之大职场
2023-10-01 17:27:24
多位港台艺人庆祝国庆,蔡依林又沉默了,刚在内地连开多场演唱会

多位港台艺人庆祝国庆,蔡依林又沉默了,刚在内地连开多场演唱会

叶公子
2023-10-01 23:51:28
回归有望!台岛主动提出“最佳统一方案”?终于出了一个明白

回归有望!台岛主动提出“最佳统一方案”?终于出了一个明白

王五爱音乐
2023-10-02 10:01:58
池笑然:我从未遇到过这么不公平的比赛,裁判的能力让人怀疑

池笑然:我从未遇到过这么不公平的比赛,裁判的能力让人怀疑

懂球帝
2023-10-01 23:31:07
10月2日上午消息!日本向中方承诺,不到24小时,意外就出现了

10月2日上午消息!日本向中方承诺,不到24小时,意外就出现了

小姨妈爱旅游
2023-10-02 15:22:04
上午10点!中国女排传来喜讯:头号王牌强势回归,蔡斌成大赢家

上午10点!中国女排传来喜讯:头号王牌强势回归,蔡斌成大赢家

鱼儿故事会
2023-10-02 12:53:49
凄惨!中国男足传奇球星被解约,曾是恒大功勋,37岁面临退役

凄惨!中国男足传奇球星被解约,曾是恒大功勋,37岁面临退役

国足风云
2023-10-02 16:34:13
中朝边界我方领土逐渐减少,朝鲜领土却不断增多,该重启边界谈判

中朝边界我方领土逐渐减少,朝鲜领土却不断增多,该重启边界谈判

黄轩大伟
2023-10-02 14:43:10
Lisa和LV三公子吃饭被偶遇,最新妆容像菲佣,多名保镖陪同排场大

Lisa和LV三公子吃饭被偶遇,最新妆容像菲佣,多名保镖陪同排场大

叶公子
2023-10-02 18:26:17
国庆堵车堪比世界末日,女司机妄图在高速上排尿,究竟有多大风险

国庆堵车堪比世界末日,女司机妄图在高速上排尿,究竟有多大风险

踏雪理财
2023-10-02 18:16:00
王俊凯养嫂子事件被扒实锤,与杨柳穿情侣鞋,人前避嫌人后黏一起

王俊凯养嫂子事件被扒实锤,与杨柳穿情侣鞋,人前避嫌人后黏一起

诺克小鱼
2023-10-02 14:26:25
爆炸性新闻!俄罗斯开放海参崴港口,连锁反应,中国取消美国订单

爆炸性新闻!俄罗斯开放海参崴港口,连锁反应,中国取消美国订单

周于烈车
2023-10-02 02:03:11
女人出轨一般都戴套,不戴都是一时糊涂,这话听着怎么怪怪的?

女人出轨一般都戴套,不戴都是一时糊涂,这话听着怎么怪怪的?

小人物之大职场
2023-10-02 10:17:51
动手慢了, 许家印老婆2个月前逃亡欧美, 500多亿拿不回来了

动手慢了, 许家印老婆2个月前逃亡欧美, 500多亿拿不回来了

数字三农
2023-10-01 21:58:56
华为二公主的选择引发热议iPhone被Mate 60 RS取代网友:笑点满满

华为二公主的选择引发热议iPhone被Mate 60 RS取代网友:笑点满满

芳华说历史
2023-10-01 16:17:13
一觉醒来,韩政坛大地震,李在明正式官宣,尹锡悦高兴不起来了

一觉醒来,韩政坛大地震,李在明正式官宣,尹锡悦高兴不起来了

总编辑老卢
2023-10-02 09:10:03
夫妻俩手握百万存款在老家养老,住大别墅,半年后只能无奈离开!

夫妻俩手握百万存款在老家养老,住大别墅,半年后只能无奈离开!

小人物之大职场
2023-10-01 19:57:38
24-11,夺冠!中国大胜日本,6战全胜难求1败,央视+人民日报盛赞

24-11,夺冠!中国大胜日本,6战全胜难求1败,央视+人民日报盛赞

大咖唠体育
2023-10-02 11:58:28
萨里:“我们输了,是因为有人奔跑速度可以达到35公里/小时”

萨里:“我们输了,是因为有人奔跑速度可以达到35公里/小时”

清视角
2023-10-02 16:46:10
隋文帝上午刚死,36岁太子杨广下午就给27岁庶母宣华夫人送同心结

隋文帝上午刚死,36岁太子杨广下午就给27岁庶母宣华夫人送同心结

智慧天气通
2023-10-01 15:36:47
2023-10-02 20:52:49

头条要闻

今年首个诺奖女得主曾患癌 女儿是两届奥运会冠军

头条要闻

今年首个诺奖女得主曾患癌 女儿是两届奥运会冠军

财经要闻

中美关系出现向好迹象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央视国庆晚会:李宇春穿中国红

科技要闻

两位mRNA技术开创者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健康
手机
教育

疑似已有二胎?他俩的婚姻故事好清奇

本地新闻

Lisa参演的疯马秀,究竟有多疯?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手机要闻

小米备货增产60% 小米14系列产品全面预测

教育要闻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他想要的样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