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是乡风文明的一面镜子,北三家子街道通过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民生工程,一个个“小厕所”改造项目的落实,帮助一户户老百姓改善了“大民生”,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让美丽乡村成为“新时代”最美的点缀。
与传统旱厕“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不同,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村村民吴宏伟家的卫生间整洁明亮,与城里楼房中的厕所没有什么差别。“冬天不冷,夏天不臭”,一间厕所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爱上了乡村小院。
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村村民吴宏伟告诉记者:“原来用旱厕,搭两块板,很简陋,夏天蚊虫多,都不敢在院子里晒菜,臭烘烘的,路过都得捏鼻子走。现在改厕后,我们使用真是方便多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干净还卫生,真是给咱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
▲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村村民 吴宏伟
“别看现在大家都抢着安装,一开始推行并不容易。”村干部告诉记者。改厕推行之初,不少村民心存顾虑,响应者不多。为了消除村民疑虑,北三家子街道坚持“四个不放过”原则,以革命的方法、革命的队伍,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用心用情进行宣传,让大家切实感受改厕带来的便利。
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岐伦说:“北三家子街道通过宣传单、大喇叭、微信群等宣传手段进行宣传,并且成立了巾帼服务团,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进村民家发放改厕宣传单和村民一起清理杂物和粪污,通过‘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改掉生活陋习。”
▲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岐伦
农村改厕不是建好就完事,而是要用的好,只有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做好运行维护工作,厕所使用才能持久。北三家子街道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统筹考虑运行维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确保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真正让老百姓用得好、长受益。
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岐伦介绍说:“践行‘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北三家子街道成立了运维管护站,各村成立了运维管护队,确保户厕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抽,切实把农村厕所改造及管护资源化实事办实办好。”
▲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岐伦
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村村民李强说:“现在的厕所太好了,不像之前自己家盖的厕所,苍蝇蚊子满天飞,现在厕所干净又环保,还有人管,满了有人抽,一年能抽3-4次,真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
▲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村村民 李强
北三家子街道对改厕的四个村,每日调度工作进展,做到“四个提前”,对完成整改户厕“回头看”,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好用一个。同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逐户询问登记,科学准确制定好“十四五”时期户厕建设规划。提前备足改厕物资,制定施工计划。对剩余提升整改的厕所,利用冬闲时间入户调查,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确保2022年5月底前全部建成。
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岐伦表示,下一步,北三家子街道将做好“十四五”期间的厕所建设计划,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按照县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力点,为奋力谱写康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生动场景建功立业。
▲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岐伦
北三家子街道用心用情解决好这项民生实事,“厕所革命”带来的乡村文明新气象,也正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