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简称高校)学生来源地域广、人群聚集密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科学精准指导高校做好疫情防控,对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平稳恢复高校各项工作,维护好社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为切实做好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沈阳市疾控提醒当处于疫情防控期,高等院校应这样做好环境消杀:
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消毒剂个人防护。
1.办公场所:每天办公前对包括桌面、地面、过道、门把手、电梯等区域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后保证开门开窗通风30分钟。工作期间,建议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办公室座机电话每天用75% 乙醇擦拭消毒两次。办公区域配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公共区域分布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专人清理,清理前用消毒剂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封口处理。
2.教学场所及实验室:教室、自习室、实验室等公共教学区域地面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2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3次。如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实验室除常规消毒外增加每天1次设施内外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喷洒消毒。
3.宿舍区:宿舍保洁人员每天对所辖区域内的地面、桌面、公共物品表面等进行清洁消毒,严格按规定处理垃圾。每栋楼宇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专桶专用,对使用过的口罩进行集中消毒处理。
4.食堂、餐厅:每天早、中、晚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环境消毒,每次30分钟。每天开餐前、开餐后对后场(包括切配间、烹饪间、售卖间、清洗间、二次更衣间等)区域地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并开门开窗通风30分钟。对卫生间(包括便池、冲刷按钮、垃圾桶、门把手、墙面、镜面、洗手台、门窗等)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餐盘、碗筷应于每餐后立即清洗消毒,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并妥善存放,防止再污染。对餐厅内部设施设备(如炊具、蒸饭箱、冰箱冰柜表面、开关把手等)每天喷洒消毒一次,确保食品及生产安全。
5.公共卫生间:卫生间水龙头、门把手等手接触区域,每天使用75% 乙醇擦拭消毒2次;卫生间地面、洗手盆、尿斗、坐便器等区域,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
6.高频接触物品:对以上场所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7.空调:原则上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确需使用的,空调系统应符合疫情防控规范。室内送风口、回风口应每天擦洗、消毒,回风口要有专门设施防止老鼠、昆虫等进入,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隔挡设施或远离公众通道,定期进行消毒。做好日常维护和清洗消毒记录备查。
参考: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