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上10点42分,寒冷萧瑟的冬夜里,急救人员出诊的铃声再一次响起——“大东区天后宫路某小区有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在呼啸的警报与闪烁的蓝灯中,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荆涛急救小组又一次奔往急救现场。荆涛医生与家属电话沟通时察觉患者极有可能已经出现心脏骤停,随即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开放气道,清理口内异物,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急救人员6分钟即赶到现场,“你们快点救救我父亲吧!”患者家属激动地说道。医生荆涛护士王亚楠立即跑到患者身边开始查体评估——患者男性,64岁,意识丧失、颈动脉未触及,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抢救!”——医生荆涛立即摆正患者体位,开始进行胸外按压,护士王亚楠则寻找着合适的血管开始建立静脉通路,急救人员刘守春、何勇拎着复苏泵、除颤器等抢救用器材跑步来到现场。
“除颤器开机,面罩抱球30:2。建立静脉通路,付肾1mg静推。连接心电图,准备复苏泵和气管插管。”
“开路完毕,付肾1mg静推完毕。”
“准备绑带,上复苏泵。”
一条条医嘱,一项项操作,一次次配合。狭窄的屋子里,急救人员有条不紊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并肩战斗着。
“医生,心电图!”
“室颤!单向波200J,所有人离开,不要碰患者,准备除颤!”
“医生,心电图!”
“规律波形!评估。颈动脉再一次恢复,呼吸还是没有。呼吸兴奋剂1组静推,3组入袋静点,另一路多巴胺100mg静点。复苏泵不摘,抱球改10次/分,上担架。”
在患者再次恢复心跳之后,急救小组一边安排家属,一边整理现场准备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室颤!单向波360J,所有人离开不要碰患者,准备除颤!胺碘酮300mg静推。”
“胺碘酮300mg静推完毕。”
急速飞驰的急救车上,患者再一次出现室颤,除颤器的巨大电流再一次流经心脏,复苏泵再一次开始进行胸外按压,急救人员继续配合着与死神抢夺生命。
随着心电图上波形的跳动,患者被急救小组推入医院急诊抢救室,急救人员快速完成病情交接,患者顺利入院进行下一步检查治疗。
沈阳急救中心在此提醒各位朋友们,患者家属家里有人突发疾病时,切莫慌张,在保证患者及自身安全情况下尽快拨打120,并保持此手机畅通,在与120医生沟通的过程中尽量简明扼要的说明患者情况,认真听从医生指导,随后派遣人员在醒目位置迎接急救车,尽可能缩短急救员人到达患者身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