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失眠”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或偶尔发生,或长期存在,因为他的普遍性,而越发被人们所无奈的接受。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人体因失衡打破了这个规律,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同时也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这里,从中医学的角度,用中医中药的绿色方式,带大家理解失眠,认识失眠,正视失眠,解决失眠,健康生活。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证。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七情内伤、肝失调达、饮食失节、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比如急躁易怒而不寐者,多为肝火内扰;入睡后易惊醒者,多为心胆虚怯;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者,多为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中医治失眠需要以辨证施治,可以口服结合外治等多种治疗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中药调理。如果体质偏颇明显,中医师将依据舌象、脉象开具适合的方剂,以颗粒转盘的口服方式,在调理不寐的同时,更能调理机体不适,增强机体免疫力。
针灸疗法。针灸是不寐证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中医师辩证论证,根据不同证型选取不同的穴位,采取不同的针灸手法,比如:肝郁化火,宜开四关;痰热内扰加丰隆、曲池;阴虚火旺加太溪、照海,灸涌泉;心脾两虚证者加足三里;心虚胆怯证者加丘墟。
灸疗法。雷火灸是用多种中药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由于其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和红外线辐射作用于所灸穴位和病灶,所形成的高浓药可透达组织深部,通过不同穴位起到理气活血,平衡阴阳,循经感传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尤其针对肝郁阴虚型失眠效果更佳。
耳穴疗法。正所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因此通过耳穴刺激可以治疗各种疾病,选用适当耳穴则能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宁心安神,治疗失眠症。中医馆将采用最方便、安全、有效的耳豆压丸法,以减少您的入睡时间、醒觉次数,延长睡眠时间。
三步推拿手法操作。治疗失眠时还可配合应用推拿手法,使患者放松配合治疗,从整体上达到调神治疗。
入静法。入静法即诱导睡眠法,可居家自行练习,睡前有助于调节心神,增强睡意,帮助睡眠。具体操作如下:
凝神端坐;
闭目合口养神;
双手合十放于左胸前;
调节呼吸,均匀慢而深,18~20次/分;
意守丹田(肚脐下3寸)。
正所谓“针之要,在于知调和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上述诸法合用,共同起到调和阴阳、镇静宁心、心神安定之功,定取得良好的中医疗效。
【本期专家】
姜艳荣,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专科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年11月被评选为“沈阳市名中医”。擅长针灸、中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脾胃病、痛经、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面瘫、面肌痉挛、带状疱疹等其它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