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新时代如何让戏曲这一文化瑰宝薪火相传,也是戏曲工作者探索的方向。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樊丽岩接过戏曲传承和创新的重任,身体力行,口传心授,悉心培育和浇灌戏曲“花朵”,让戏曲在新时代绽放瑰宝之光。
“小樊,未学艺,先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收樊丽岩为弟子时的谆谆教诲,樊丽岩一直牢牢记在心上,并作为接过戏曲衣钵的醒世恒言。从事专业戏曲表演艺术近40年,樊丽岩凭借着对戏曲的悟性和认真刻苦的钻劲儿,成为我国评剧“花派”的优秀传承人。
唱念做打中,她把一招一式练到了神形兼备。她以高昂清脆、低回婉转、俏丽流畅的演唱风格,洪亮、宽厚、圆润的嗓音,大方、俊俏的扮相,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舞台形象,在原专业院团工作期间,是我市戏曲界的挑梁主演。她主演的传统评剧《乾坤带》获辽宁省第五届戏剧玫瑰奖。主演《月在别时圆》在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获表演奖,在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比赛中获金奖。她参与创作、排练的大型现代评剧《太子河畔》获辽宁省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省政府奖、文华奖。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的责任和使命。”2016年,樊丽岩发起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把戏曲这一国粹带到孩子们身边,让祖国的下一代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下,陶冶情操,坚定文化自信,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樊丽岩精心挑选了授课的戏曲唱段,选择了评剧《茶瓶计》《刘巧儿》《花为媒》等戏曲名段,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铡美案》等精彩选段,深受孩子们的喜爱。6年来,不论寒冬酷暑,她坚持深入城市和乡村的学校,覆盖全市9所中小学,受益师生数千人。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活动的公益性,不收取一分钱费用。
有一次,准备去上课的樊丽岩遇见了大雨。走到教学楼下,她看见孩子们全都趴在窗户上等待着他们的“樊老师”。“雨这么大,樊老师不会来了吧。”孩子们交谈着说。一瞬间,樊丽岩从心底涌上一股暖流,心中被责任感填满了。见到樊老师走进教室,孩子们欢呼雀跃,高兴地将她围了起来。看着孩子们开心的脸庞,想起自己多年来的酸甜苦辣,樊丽岩感到,戏曲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了,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
“艺术容不得半点虚假。”樊丽岩说,每次上课,她都手把手地教学,一招一式,从不含糊。樊丽岩与孩子们亦师亦友,感情很好。跟着樊老师学戏曲,孩子们也学得很认真。有的学生对她说,如今回到家里,全家祖孙三代都喜欢围坐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观看戏曲频道。“台上观人艺,台下知人德”,除了教戏曲,樊丽岩还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百年风雨历经苦难,复兴路上砥砺来登攀。初心不忘使命在肩,沧海桑田铸就辉煌诗篇。”今年年初,由樊丽岩策划、组织创意,与省市戏曲名家合作,创作了原创评剧《誓言》唱段,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祖国。精彩的曲目赢得了广泛好评,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人生一出戏,一戏一人生。樊丽岩将一生最美的时光流淌在戏曲舞台上,将芳华耕耘在梨园里,始终坚守着一名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