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10月20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滕海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谈到刚刚结束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滕海燕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市委书记霍步刚所作的报告,对过去五年已取得的重大成就、过去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未来的战略定位、未来全市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了详尽的阐述。我们将组织全系统深入开展对党代会报告的学习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结合全市教育系统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滕海燕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她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最需要精心培育。我们要把思政教育、立德教育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紧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各阶段,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让‘上得起学’成为理所当然,让‘上好学 ’成为民生常态。” 滕海燕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将继续抓好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提升普惠率,提供充足的学位供给;继续深化协作化办学改革,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推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常态化抓好‘双减’工作落实,科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切实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加强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教育,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机制,开展好‘双助’工程,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孤儿流浪儿童等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谈到职业教育,滕海燕说:“全市正在加快打造数字辽阳智造强市,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这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全面支撑。我们要围绕辽阳振兴发展大局,搭建更多的校企合作平台,帮助职业院校与企业对接合作,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相互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机融合,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和‘辽阳工匠’。”
滕海燕满怀信心地说:“市教育局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力量,守住阵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全面稳步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作出辽阳教育人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