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康平县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实施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科技安邻、社会助邻、和谐睦邻、文化亲邻“六项工程”,推动邻里互动、互信、互爱、互助,努力形成邻里和睦、环境和美、文化和融、社区和谐的生动场景,透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画面,“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的和谐场景已经呈现在康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悄然激活社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胜利街道朝阳社区:社区亲民化改造 让“家味”更浓。
根据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善、环境氛围更温馨、载体活动更丰富、服务供给更贴心的基本要求,朝阳社区拆除了传统的服务窗口柜台,改用圆形桌椅、舒适沙发、整齐的图书报刊,改造后的朝阳社区打破传统的柜台办事模式,更加注重亲民化办公,为居民提供“零距离、便捷化”的服务。
面对面的亲民化办公,“拉家常”式办理业务,破解了当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行政化、办公化”色彩偏重,群众认同感、亲近感不强等问题,居民到社区就像回了“家”,党群距离更近了。
胜利街道朝阳社区居民齐彪对记者说:“社区改造特别是社区大门改造之后感觉社区又宽敞又大了,来办事儿,感觉特别方便,到室内一看,改造的更贴近民心了,特别是书架摆的,让我们非常高兴,看书方便了,另外,社区从书记到工作人员都和我们非常贴近,不摆架子,和我们心贴心。”
胜利街道朝阳社区工作人员李丹说:“通过社区便民空间改造,能和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减少了通过柜台服务的距离感,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通过改造提升内外环境、服务质量,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社区党员带头参与居民服务和社区建设,带头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群众的幸福感,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基层社区党群服务水平和社区治理质量。
胜利街道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丁志表示:“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便民利民方式,将社区办公区域大门通过协商机制改到临街开门,同时拆除室内柜台改造成城市书屋、居民会客厅营造温馨氛围,完善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一口式服务’,使社区工作者少坐班、勤入户,从居民的需求出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帮助广大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也通过再入户的过程中使社区当前的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居民的乐聚之地,让居民群众爱来、常来,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康平县将以朝阳社区为试点,继续推进全县各社区亲民化改造,在实现畅通居民群众沟通渠道、创新活动建立友善邻里关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弘扬助人为乐、宽容友爱的邻里文化,展现优美宜居、文明和谐、开放包容、蓬勃向上的社区形象,打造“社区有颜值、有温暖、有内涵,居民有尊严、有认同、有希望”的幸福家园,推动康平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