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辽宁联合辽宁省司法厅共同推出“法治易读”专栏,结合案件普及法律常识。
关于家暴的话题我们谈论过太多次,道理都懂,但现实中遇到一次家暴就果断离开或寻求帮助的人非常少。“孩子还小,为了孩子再忍忍吧”“认错态度还算好,再给他一次机会吧”……正因如此,导致被施暴方默默忍受暴力,而施暴方就习以为常地认为生活中的摩擦可以通过暴力快速解决。当暴力行为的发生几乎零成本时,婚姻关系中的施暴方就难以停止自己的施暴行为,所以说家暴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就难以合上,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家暴”是如何界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之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本期栏目邀请辽宁成功金盟律师事务所高佳律师讲讲遭遇家暴该如何处理?
一、保护好自己
(一)向有关部门求助
1.可以向加害人或其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2.如果不便上门求助,可以拨打12338妇女维权热线,这个由全国妇联设立的全国统一热线电话,可受理有关妇女儿童侵权案件的投诉。
3.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
(二)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的,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不仅仅只有当事人能申请,若当事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受到威胁无法申请,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等机构可以代为申请,法院须在受理后的72小时内作出裁定,紧急情况下则要在24小时内作出。
人身安全保护令包括的措施有哪些?1.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2.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3.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4.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人身安全保护令作出时即生效。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给予训诫,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快速离婚
(一)保存证据
家暴离婚时需要如下证据:
1.在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公安民警的出警记录、公安执法记录仪中的视频,均可以作为认定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的重要证据。
家庭暴力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身体伤害,轻则造成表皮红肿发青,重则致伤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严重损害被害人的身体健康。需要就医的,警察应当协助受害人到医院治疗;需要伤情鉴定的,警察应当协助进行伤情鉴定。警察一般会给受害人开具专门的验伤申请单,到指定的司法鉴定医院进行伤情鉴定。伤情鉴定结论具有法律效力,是遭受家庭暴力的有力证据。
2.报警处理后,可再次通过向所在地妇联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组织、街道办事处及施暴者所在单位反映施暴者的家暴行为,要求上述组织予以处理或调解。上述组织的相关记录材料和后续处理记录,也可作为辅助证明家暴存在的证据。
3.证人证言。家暴当事方的子女及其邻居的证言,也是认定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的有力证据。
4.视听资料。视听资料属于间接证据的一种,其不能单独或者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除了需要法院审查核实外,还需要同其他的证据相互印证,从而组成一个能够被认可的证据链。
5.书面证据。施暴者出于内心愧疚或想要继续维持婚姻关系等原因向受害方出具的《悔过书》 《保证书》等可以作为书面证据向法院提交。
(二)起诉离婚
1.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由此可知,家暴被认为是应当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
2.民法典首次规定了离婚分割财产中“照顾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对于家暴施暴方,在离婚财产分割上,法院可以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以此惩戒施暴者。
3.除了施暴方少分财产,在离婚纠纷中,家暴受害方还可以主张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根据民法典规定,对于因过错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家暴行为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则由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不仅直接危害受害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且极易引发恶性刑事案件,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庭私事,而是具有严重危害的社会问题。拒绝家暴,你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