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定义
1、什么是德尔塔变异株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四种值得关注的变异株: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2020年10月,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首次在印度报告,2021年5月1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值得关注的新冠病毒突变株",被世卫组织命名为B.1.617,并于5月31日用希腊字母的δ(德尔塔)命名。
2、密切接触者新定义: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4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二、德尔塔变异株特征
1、传播力显著增强,传播速度快。
①德尔塔病毒和其他老的病毒株比起来,传播率增加近100%,就是增加了一倍。
②俄罗斯免疫学家热姆丘戈夫表示,如果一个人感染了其他几种新冠毒株,平均只会感染2-3人,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感染者会传染给6-8人。
③反映它传播能力的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传播速度,主要是它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过去潜伏期我们知道大概是5-6天,现在大概是4天多。它的传代间隔过去是4、5天,现在变成了3天左右。
2、病毒载量高。
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的病人体内的病毒量比普通株高,那么他们向外排出的病毒量就比较多,从而导致他们的接触者传播风险变得更高。
3、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
据相关研究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它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它对病死率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获得明确的研究结果。
4、主要表现为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干咳、咽痛、鼻塞、流涕,发热多数为低热,少部分人有高热。部分人也会出现其他症状,像乏力,嗅觉味觉丧失,肌肉痛,结膜炎,还有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消退、腹泻等。有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随着病程的发展,后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5、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
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在今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第25期中,中国多家研究单位的临床研究发现,针对德尔塔毒株,中国疫苗仍有保护作用。
三、传播方式
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式传播的:
1、呼吸道飞沫传播。就是我们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的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式。
2、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飞沫、分泌物,污染了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了这个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的时候,就会被感染。
3、可以形成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时间,其他人进入以后会导致感染。
四、防控措施
(一)德尔塔变异株公众防控措施
1、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超市、酒店、影剧院、体育场、公交车、地铁、机场候机室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2、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我国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虽然疫苗对新冠变异株的保护力下降,但变异株仍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3、可能接触病人或病毒污染场所,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触摸可能的污染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消毒,注意对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先消毒、后处理。
4、不聚集,少到密闭、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现阶段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减少公共部位的接触,回来后及时洗手。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进入冬季温度下降,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注意饮食卫生,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拒绝食用野味。
6、做好健康监测。尤其旅游归来后,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不要到没有资质的诊所就医,以免延误诊疗。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带病上班,并向单位报告旅行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
(二)医疗机构应对德尔塔变异株特别关注点:
1、持续保持疫情意识,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
2、做好预检分诊,充分发挥发热门诊作用,及时发现病人,减少其他人员暴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坚持标准预防,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有效个人防护。
4、布局流程合理,通风,环境清洁与消毒。
5、做好人员管理与健康监测(尤其是物业保洁、保安餐饮、第三方公司人员),不留死角。避免扎堆聚集。
6、应急预案与演练(突发情况)。
7、接种疫苗。
8、有督查反馈,及时改进评估。
秋冬季既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来我院就诊的患者量明显增加,提倡预约就诊,可避免集聚扎堆。
来诊的患者和家属要提前做好个人标准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配合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等证明,测量体温。自觉保持一米距离排队,就诊完毕立尽快离开,减少在医院逗留时间;尽量减少陪同,住院患者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
如果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可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我们会为患者做新冠肺炎的筛查,排除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
【专家信息】
韩诗淼,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辽宁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分会 委员
沈阳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 委员
专业特长:细菌真菌感染及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