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双减"经验
凝聚幸福力量
“双减”工作,是我国义务教育改革里程碑式的突破,是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沈河区教育局先试笃行、先试劲行,从“才”的培养到对“人”的教育,从减轻学生负担到形成教育良好生态,将“双减”这项关系百姓教育福祉的民生工程做实做精。为建立健全成果推广机制,激发沈河人建功“双减”的热情与干劲,我们近期将以集团为单位,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讲好沈河“双减”故事, 尽览“双减”路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落实“双减”,做强“双优”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认真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有力落实“双减”工作,解放学生“双肩”,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始终把“五育并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纳入质量评价体系,采取细化、可操作的“双优”减负提质操作路径,以优化作业设计、优化学业评价为突破口,建立“四关注、十效能提升”集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样态。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维度关注双减需求,梳理制定减负清单,实施“十效能提升”策略:学校研究评价效能、学生自主管理效能、课程开发实施效能、家校有效沟通效能、教师专业研究效能、学生阅读发展效能、学生广泛运动效能、学生实践创新效能、家长终身学习效能、家长亲子陪伴效能。
实施“双减”以来,集团成员校取得了让学生幸福成长、教师职业认同、家长高度满意的良好效果。
一、聚课堂,以高效教学增“双减”之效
(一)提高团队研修实效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召开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作业品质 落实提质增效”专题教学研讨会,全面总结学校聚焦“作业”所开展的个性化教学新举措和多元化教学新路径。
沈河区热闹路第二小学开展教师培训,“青蓝工程”——新教师拜师、课堂教学研讨、班主任经验交流……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平台,助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精到细处。
沈阳市实验学校旭东小学基于学生学情诊断、学习实际, 打造幸福课堂系列教研活动:学课标,明方向;落集备,定目标;学名师,多积淀;展风采,博众长。
沈阳市回族小学聘请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小学语文教研员任海宁老师,区教研员马岩老师到校为老师讲座。利用赵丹老师的教研员驻校一周活动,李丹老师的音乐诊断培训等契机,来集中解决教师队伍的共性问题,对教师个体个性的问题通过自学和研讨解决。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思维训练,开展开展“六课一体,循序推进”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进一步打磨教师专业能力,争取课堂效益最大化。
沈河区热闹路第二小学开展经常性的教学开放活动,家校密切沟通,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沈阳市岸英小学岸英小学以“主动、探究、创造”的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力求打造具有英雄气质的课堂样态,提出了“好学担当,知行合一”的“知行课堂”理念,主推自主学习型课堂、参与学习型课堂、活动式学习课堂。
沈阳市回族小学完善“和慧”课程体系,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组织各类教学展示课等教学专题研究。
二、研细节,以作业设计为“双减”助力
(一)精心设计分层作业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提出,学生作业要做到“因材施教、四精为辅”,由年组长牵头成立“作业研究设计共同体”,开展校本教研,探索作业管理路径方法,提高教师对作业的深层次认识。以沈阳市2021年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专项课题《小学中年段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为例,课题组从关注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功能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不同的空间、设计各类富有层次的作业,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实现“作业”这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补充。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情选择作业形式,从而让作业在他们的眼中变成取之不尽的乐趣。
沈阳市岸英小学构建了“三四三”式的作业形式,即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设计作业内容,包含知识转化类、自主探究类、实践操作类、拓展延伸类四种作业类型,学生通过“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形式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三重评价,以“等级制+学分制”进行评价反馈,发挥任务单的诊断、巩固、拓展及学情分析等功能。
沈河区热闹路第二小学提出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作业清单,同时配有体育作业建议项目与运动强度指南、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办法、劳动教育清单、体育作业项目单、劳动家庭作业项目单等,科学精准施策。
沈阳市回族小学总体分层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探究性作业撬动学生高阶思维,阅读作业涵养学生心灵,实践综合性作业提升学社综合素养。
(二)用心用情批改作业
集团成员校提倡使用个性化符号及鼓励性语言批改作用,禁止用分数和简单的等级进行评价。教导处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班级作业,每月评选作业优秀班级。通过家长问卷、学生问卷、座谈等形式,随时了解、监控班级作业总量,将作业批改情况作为评价优秀班级与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梳理目标体系,确立研究框架,依据教学建议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实施“零起点”教学。
沈阳市实验学校旭东小学作业实质直指每个学生个体,提升趣味性、创新性。作业涵盖全学科,包括书写类、实践类、操作类等等。例如:体育组的老师们依据任教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体质要求,制定了详细的体育家庭锻炼内容,家校同时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效果。
三、汇多元,以素养评价启“双减”引擎
(一)开设课后服务课程
集团各学校重视课后服务形式多、质量高、供给足。从课程角度考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设计实施个性化精致课程。针对学情开展分层辅导,对学困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建构传统文化、艺美实践、运动健康等特色课程,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发挥学生年段优势,开齐开足运动项目,设置符合人体作息规律的课间游戏、课间操、午休活动、运动社团等。
重视课后服务效果反馈,个性化辅导课程重树作业观,研制个性化辅导作业,使其成为课程资源,把课堂中问题、拓展、强化、创新,作业诊断反馈等纳入个性化辅导全过程,实现师生更深度互动,设置书面、非书面作业,发挥个性化评价功能,使用述评试评价,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进行因材施教,关注每个人变好的过程指导。目前,集团成员校普惠性课后服务参与率100%,个性化辅导参与率77.4%,个性化课程参与率59.4%,学生、家长满意度100%。
(二)搭建多元展示平台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为满足学生个性扬长,学校相继举行校园趣味运动会、篮球联赛、开笔礼、红色艺术剧展、书画大赛、思维运动会、书法晋级赛、劳动实践基地研学,通过竞赛、展览、表演等立体多元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综合素养测评意识,通过测评获得学习成长过程的成就感、幸福感,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沈阳市回族小学开展了“致知力行育新人”家长开放活动,百余位一年级家长受邀走进校园,多角度、近距离感受校园生活。还利用线上开放了学校的课堂、阳光体育活动、教研组活动等等。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家校双方合作,达成了教育共识,促进了“双减”工作的落实。
(三)推行多元评价手册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组织编写《新生家长指导手册》、《教师师德学习手册》、《新教师入职培训手册》、《学生成长手册》、《体育技能测评手册》等促进“双减”政策落地的有效评价手段,引导师生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减少教育内卷焦虑,把重点放在每一个学生个体幸福健康全方面发展上。
沈阳市岸英小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反馈教师的师德表现,上课情况,布置作业情况。通过教学开放日,组织问卷调查向家长征求意见,反馈学校的办学行为。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下阶段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设置每周三“书包不回家日”,让孩子在家与家长一起开展“亲子阅读”、“阳光健身”、“自理能力”、“特长培养”、“亲情互动”、“社会实践”、“学科实践”等综合性活动,开设家校多学科整合、跨学科融合项目探究,激发学生教师活力、热情,设计分层问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引导学生、家长自我教育。
2.继续加强作业管理,给教师自己的使命做“加法”,给学生的负担做“减法”,给学习的效果做“乘法”,切实减负提质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风好正扬帆,奋斗正当时,拓展深化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典型经验和特色亮点,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集团成员校将一如既往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竭尽全力贯彻双减精神,让学生在“幸福”的教育中体验“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