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东北供暖季的到来,糖友们进入到了室内活动的季节。此时,又临下一年度的元旦、春节不远,糖友们迎来了阖家团圆、美酒佳肴的季节,如何安全、舒适地度过这个阶段,这里给您以下温馨提示:
一、合理饮食
1. 主食定量:谷物作为主食是我国居民主要食物来源,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能量摄入及餐后血糖控制的最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主食摄入量因人而异,结合自身营养状况、体力活动强度和血糖控制水平等进行个体化饮食。
2. 粗细搭配:单独或随餐摄入杂豆类可降低膳食血样指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有助于改善中长期血糖控制和体重控制。同时要减少高盐食物,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6克。减少高油脂食物,选择少油的烹饪方式。
3. 低血糖指数主食:低糖指数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可减少餐后血糖波动,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
4. 中医养生认为秋为阳中之阴,属于少阴,秋气通于肺脏,若秋季人不与天地相应,应降不降,则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困顿等表现。结合糖尿病患者自身,秋季我们可以选食芍药、乌梅、酸枣、酸梨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为阴中之阴,属于太阴,冬主沉藏,在脏对应肾。若冬令沉藏不及而生虚热,结合糖尿病患者自身,冬季我们可以选食海参、牡蛎、萝卜等食物来补益肾气。
5.限制饮酒,酒精会增加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还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促进酮体生成。因此,不推荐糖友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含量。建议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男性不超过25克(15克酒精相当于3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每周不超过2次,且避免空腹饮酒。
6.戒烟,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与肿瘤、糖尿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吸烟的糖友应尽快戒烟,不吸烟的糖友减少被动吸烟(即二手烟、三手烟)。
二、适当运动
1.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养成习惯,天气转凉,尽量减少户外运动,增加室内运动。
2.若户外运动,要注意保暖,注意出行安全,而且要以温和的运动为主,入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在户外如有不适,要赶紧停止运动,向路人寻求帮助或拨打120电话。
3.室内运动,可以是游泳、屋内打扫等简单的家务。卧床的糖友,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在床上做一些活动四肢的运动。
三、自我监测
1.糖友们要按时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有不适症状时的血糖,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降糖方案。
2.降糖药物要按时服用、不要停。有些糖友迷信,过节期间不用药,导致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因此丢失性命。
四、及时就诊
1.如果出现无法控制的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情况,要及时就诊,防止血糖增高或者继续降低,导致严重的后果。
2.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穿好合适的鞋袜,防止足部摩伤。睡前洗脚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出现红肿、疼痛、破溃、水泡、颜色改变等情况,要警惕是否是糖尿病足,而且要即时就诊,因为糖尿病足合并感染会进展很快,延误诊治后果很严重,如:截趾、截肢、甚至是死亡。
五、综合管理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它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很多患者不能及时的、全面的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加重。对糖尿病并发症一定要进行早期筛查和即时干预。
【本期专家】
陈盛业,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中医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代谢病防治创新联盟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药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内分泌、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的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