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网易新闻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了辽宁省沈抚示范区盘活现有资源,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活力的消息,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新华网刊发的题为《唤醒沉睡资源 沈抚示范区今年已盘活32个闲置项目》的消息稿仅一天有余阅览量就飙升至200万,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转发。
这篇消息为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一位资深媒体人表示,看似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引来数百万人的关注,以事实证明沈抚示范区的这项工作干得漂亮,符合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值得借鉴。这位人士称,以往一篇消息稿能有这么高的浏览量大多是突发性公共事件或者大众关注的焦点事件。沈抚示范区用创新的工作经验赢得众多关注,吸引读者目光,值得点赞。
沈抚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高勇说:“媒体刊发的一篇新闻报道让沈抚示范区再次成了被关注的热点,让大家兴奋,这是鞭策、是鼓舞,也包含着一份期待,我们愿意把更多的改革成果和创新工作,变成新闻语言,展示在各级各类媒体上,让这些新闻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浏览、关注沈抚示范区的‘打卡地’。”
家住沈抚示范区中环天地小区的鲁先生说:“这两天,一篇新闻报道让沈抚示范区成了‘网红’,我们也跟着高兴,沈抚示范区越建越好,关注的人越来越多,知名度越来越高,生活在这里觉得很幸福。”鲁先生还说,远在深圳生活的女儿在网上看到我们家楼前的那个“破楼”穿上“新衣”粉墨登场,马上给我打来电话,替我们高兴,自己也高兴,女儿在电话中还祝愿“家乡一定会越来越美”。
一篇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背后,是沈抚示范区近年来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里包含着国家对辽宁振兴的热度,包含着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沈抚示范区发展的热度,也包含着沈抚示范区坚持“三区一引擎”发展目标担当作为带来巨变的热度,正因如此,社会各界才关注和点赞。
沈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说,沈抚示范区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对东北振兴、辽宁振兴战略实施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已经取得实效,并惠及老百姓生活的结果;也是沈抚示范区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敢作敢为、担当奉献的结果。
董峰表示,各级媒体为沈抚示范区发展搭设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了沈抚示范区、了解了沈抚示范区、关注了沈抚示范区,这是示范区发展的动力,也是示范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在媒体这样强力的支持、鞭策和鼓舞下,沈抚示范区一定在东北振兴、辽宁振兴中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区域内所有‘沉睡’的资源焕发活力,为那些闲置的‘老歌’谱上‘新曲’,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沈抚示范区的机关党员干部这样坚定地表示。(文/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