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望,其中就包含着对畜牧业发展的企盼。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中间还连着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县创新发展理念,一手抓供给、促增收,一手抓环保、护生态,调整优化探索新路径,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生态畜牧产业发展势如破竹,无论养殖规模还是出栏量、存栏量都呈逐年递增态势。
康平县沙金台乡——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养殖产业
近年来,沙金台乡坚持把特色畜牧养殖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促进畜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全力构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里用马等畜力参与耕作的方式很少,畜力运输也已经不多见了。在沙金台乡西扎哈气村养殖户袁全的家中,记者看到一匹匹体型健美的骏马在宽敞的马厩里自由活动,有的在吃草,有的在喝水,还有的躺在地上晒太阳,好一副舒适的场景。
据袁全介绍,他家的马匹都是训骑马,而不是肉马,所以体型匀称俊美、脖子修长,养殖多年马匹的他如今已经和这些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袁全的养马经历也是从小受父亲影响,从最开始的几匹马到现在40匹左右,最多的时候有50多匹,主要经营方式就是依靠繁殖马驹售卖来取得经济收入,每匹马驹的售价都能在一万元以上,每年依靠卖马驹的收入就有十五六万元。沙金台乡西扎哈气村养殖户袁全告诉记者:“我们家的马养了十多年了,从我父亲开始就养,现在一共有40多匹,品种都是纯血马用当地的本地马改良的半血马,主要就是年年卖马驹,一个马驹一年能卖一万多块钱,平时喂也比较好喂,就是玉米秸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马早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拉车状态,马的价值大大提升。如今,袁全依靠养马实现了增收致富,成为种植业以外的另一项重要收入。
近年来,沙金台乡以特色畜牧业为依托,不断提升畜牧养殖发展能力,将畜牧业作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出一条新路子。袁全养马已经有10年时间,从最开始的零养散养到现在形成规模,袁全的养殖业规模不断增大。经过多年的摸索,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称职的马匹饲养员,为了使马匹长得更好,他不断地在网上进行学习,结合自身的经验,马匹的喂养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
沙金台乡副乡长王彦丰说:“沙金台乡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如今农户养殖率已经达到60%,牛、羊养殖占比较高,马匹养殖是我乡的又一特色。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乡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下一步,沙金台乡将继续引导百姓发展畜牧业养殖,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体,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头连着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沙金台乡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工作,发挥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将畜牧业养殖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可以不离家门口就能创业增收,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特色养殖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