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风光秀美,浑河岸边野鸟翩跹。
近年来,沈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水、土壤等重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逐年增强。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形成了全市齐抓共管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
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市委、市政府把落实督察反馈意见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际行动,把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检验标尺。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整改落实方案,实行市领导分工包保;建立定期调度、精准督导、到点督办、预警约谈、成效考核的闭环整改工作体系,全力推进问题整改。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近年来,沈阳坚持“科学治霾、精准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7天,占比78.4%,较2015年增加80天。2020年年底,我市17个省考以上及重点支流白塔堡河曹仲屯断面累计均值首次实现全部达标且消除劣Ⅴ类水质,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沈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保持在91%以上,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率均为100%,土壤环境保持稳定。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近年来,沈阳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系统改革,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市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在实处,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13个区、县(市)及2个开发区设立了15个生态环境分局,实行垂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设立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在区县设立15个分中心;组建了“1+5”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增加了人员编制配备。创新建立“环境部门+第三方”巡查交办整改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定期曝光等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区域断面水质综合考核”“周调度、月排名、季约谈”等工作制度。
坚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利益,开通了“环保110”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了环境问题受理、交办、查办、反馈、督办、问责、公开的闭环管理渠道和解决问题长效机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科学谋划助力
“十四五”开局起步
今年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为141天,同比增加15天,达标率77.9%。1至6月份,20个省考以上断面中,10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质水平,同比增加8个;劣Ⅴ类断面2个,同比减少1个;水质综合指数6.74,同比改善9.16%。我市危险废物处置有序,医疗废物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安全稳定。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十三五”成果基础上持续改善提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大幅下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中有进,为“十四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了好头。
围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沈阳科学长远谋划,将继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同时,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让良好生态绘就振兴发展“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