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更是每个人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10月25日,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常态化、品牌化、项目化的志愿服务,更好地践行“两邻”理念,叫响“智慧浑南”品牌,助力浑南区经济高速发展为目标,“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仪式暨践行两邻理念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会”在浑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盛大召开。
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是沈阳市首个区县级社会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成立后将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更好地服务百姓民生,助力社会治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浑南区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为促进浑南区志愿服务工作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百余家社会组织,共铸浑南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正是在全区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坚实基础上,立足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使命,推动全区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而成立的。
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由浑南区委宣传部发起,经浑南区民政局登记,是由自愿、无偿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组织以及参加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联合会将致力于培育志愿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展、推动志愿管理规范化、打造良好的志愿环境,运用社会化、多元化的平台,吸引、鼓励更多的爱心组织、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组织保障。
目前,已有7家社会组织成为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发起单位,联合会现有158名在册志愿者,联合会将先期发展100家社会组织等单位成为会员单位,发展2000名志愿者为第一批会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向沈阳市浑南区招募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经过考察后,正式予以入会。
四大运行体系,成就常态长效化发展体制
沈阳市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围绕四大运行体系,为浑南区志愿活动的推广打开新局面,打造良好的志愿环境,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展。
一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化。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是联络、团结、凝聚全区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志愿者组织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它将贴近百姓需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倡导,把志愿服务工作转化为可见、可为、可推的具体项目,实现志愿服务活动从集中性活动向日常性、经常化服务转变,从单一、分散的志愿服务向系统化、规范化志愿服务转变。
二是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打造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的“中央厨房”。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将把散存的活动资源聚集起来,形成志愿服务项目“菜单”, 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三是采取项目化管理方法,通过高水平规划、精细化设计,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把志愿服务工作转化为可见、可为、可推的具体项目。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将不断探索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孵化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做法,不断提升品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等多种方式,让参与志愿活动、支持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在志愿服务文化、感恩文化氛围的营造培育、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推介宣传上下功夫,增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提高市民对志愿服务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引导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把志愿精神融入百姓生活、融入实际工作,依靠社会气力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30个志愿服务项目,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围绕重要领域、重点内容,将志愿服务工作转化为可见、可为、可推的具体项目,将在服务领域、专业能力、资源整合、志愿文化等各方面引领方向。
为建立国家中心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城市,浑南区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将积极响应号召,围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建设,推进十大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创未来”青年创就业志愿服务、“艺术启航”文艺培训计划、“邻里守望”助残就业服务等成为践行浑南特色“两邻理念”的重点工程,“邻里助老”、“心手相伴助残行动”、“两邻互联筑梦同行工程”3个志愿服务项目已经投入运行,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认可。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已与樊登读书辽宁运营中心、全程婚恋公益服务中心、花果山神秘景区、中嘉博众、沈阳市浑南区创业服务中心、沈阳市青春志愿者协会、辽宁广播电视台、沈阳建筑大学、浑南中心医院、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浑南区税务局工会委员会、沈阳市高新区、浑南区总工会、浑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环保志愿服务支队、沈阳市益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浑南区知名团队以及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共同发起“邻里读书”、“邻里环保”、“邻里红娘”、“邻里助老”、“心手相伴助残行动”、“两邻互联筑梦同行工程” 、“社区青联汇项目”等30个以“智慧+”、“两邻理念”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这30个志愿服务项目,将催生出一批百姓身边永不走的志愿服务阵地和志愿服务队,进而搭建起遍布浑南全区基层的文明“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