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宗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带动百姓“争做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培树了一批鲜活的“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典型,有效地带动了我县家庭文明建设提档升级。
敬老教子 传承最美家风。高东啟、于艳清夫妇是沙金台乡红旗村的村民,拥有一个四世同堂的传统家庭,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提起他们家,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夸他们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乐于助人,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沙金台乡红旗村村民包代兄告诉记者:“他们家是和睦家庭,对街里邻居都挺好的,于艳清不仅对公婆好,对儿媳妇、孙子啥的都挺好的,各方面都是做到位了,街坊邻居谁家有啥事儿了她都跑头前。”
高东啟、于艳清的儿子从小患有脑瘫、行动不便,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小商店,儿媳患有癫痫,没有劳动能力。小孙子出生后,于艳清一边做家务、忙农活,一边照顾儿子、儿媳,还承担起了照顾小孙子的重任,洗衣、做饭、辅导作业,每一样她都做的有声有色。
沙金台乡红旗村妇联主席张秀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他们一家人:“ 高东啟、于艳清家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个八口之家,他们家庭和睦,家风也端正,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谁家有啥事,都去帮忙。于艳清为我们红旗村妇女做出了榜样,他们家堪称楷模家庭。”
一个家庭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全家人的共同经营。于艳清告诉记者,他们家之所以能够幸福和睦,除了彼此包容、理解,也离不开两位老人的支持和言传身教。
沙金台乡红旗村村民于艳清说:“我家两位老人非常好,天天抢着帮我干活,给我们做饭、喂鸡、喂猪,每天都闲不着,希望他们身体好我们就知足了。”
家庭,不仅仅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不仅仅是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高东啟、于艳清一家完美诠释着家的定义,他们母慈子孝,互敬互爱,邻里和睦,热心助人,用看似简单而平凡的点滴为家庭倾情奉献着,用爱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
沙金台乡红旗村村民高东啟说:“这次我们家被评为市里的最美家庭,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认为最美家庭就是家庭和睦,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孩子好好学习,夫妻之间互敬互爱。”
康平县妇联家儿部部长汪文洋说: “近年来,县妇联立足家庭主阵地,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最美家庭”“优秀家庭角色”等各类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此次,在沈阳市最美家庭评选中,我县推选的家庭里有6户荣获沈阳市最美家庭称号。这些家庭为弘扬家庭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后,县妇联也会继续寻找、宣传最美家庭,让更多的家庭感悟优秀家风的精神力量,以家庭的和谐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