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分享先进企业新应用、新实践,助力制造业把握技术变革新机遇,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10月19日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与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互联网专题会议(以下简称“专题会议”)在沈阳成功举办。“专题会议”是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14场专题会议之一。
本次“专题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互联网”主题,邀请了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杰出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辽宁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春英出席活动并致辞。“专题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晖主持。来自有关国际组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全国学会、协会、地方科协以及政府机构等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科技工作者近200人参加活动。
王进展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的演进,逐步释放着驱动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工业互联网不断赋能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因此,需要深刻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性,充分认识产业创新生态的价值,积极融入开放合作大循环,开放共享、互利共赢。
张春英在致辞中指出,辽宁工业企业众多、工业门类齐全,在信息化、“两化”融合等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淀,本次专题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进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引导产业走向数字化,既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也为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在主题演讲环节,邀请了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德国博世集团中国区副总裁贾睿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师陈勇、华为公司MBSE数字化首席科学家张玉宏、中车研究院智能产品研究室主任田寅等6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杰出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以“智能产业发展形态特征及其对工业智能化的启示”、“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估值和政策”、“博世灯塔工厂实践分享”、“5G在ARJ21型号上的应用”、“基于模型系统工程的NextGen数字化研发新范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为题做了主题演讲。
在高峰对话环节,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王永吉、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王震、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永珍、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系统工程师何强、中科视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TO赵朝阳等五位著名科学家、杰出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他们围绕“工业软件对数字化的应用”“量子思维赋能工业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网络空间智能对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遇到的挑战”、“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话题进行了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