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主题为“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2021年度辽宁·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仪式在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基地举行。本次公众考古系列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沈阳市文博中心承办,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
拆盲盒、浮选炭化种子观察
孩子们体验考古学家的乐趣
将“考古”比作拆盲盒可谓恰如其分,考古工作者在挖掘文物的时候如同拆盲盒一般,对泥土中的物品充满了想象。昨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在“开启考古盲盒”体验区看到,小小文保志愿者用迷你版的“洛阳铲”在一块红色的正方形泥土块上一点点铲土,从上层往下层挖掘土块中的宝物,宝物露出后,再用毛刷清理表面的附土,最终一个铜镜显现出来,一个小志愿者感慨说,“有点儿费力气,而且需要非常细心,考古工作的叔叔阿姨们真不容易。”
与挖掘“宝物”这类体验活动相比,“植物考古小课堂”“冶金考古小课堂”对小志愿者来说比较新鲜。“古人平时吃什么?”“五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问题,就需要植物考古来解答。现场小志愿者们在市考古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水波浮选器对炭化植物进行分离。“因为炭化植物比水轻,所以我们将样本土壤放到水中,炭化植物就会脱离土壤浮到水面,我们将收集到的轻浮物进行登记、晒干,然后称重、分类、鉴定。”而“冶金考古小课堂”上,许多精密的实验仪器让孩子们大开眼界,通过对文物材质、成分、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了解文物的年代、真伪等。
线上线下宣传考古成果
让更多公众了解考古学知识
昨日现场,《考古回望20载·沈阳》图片展以图文形式展示了20年来沈阳考古的新成果。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4年以来举办了“考古现场零距离”“沈阳早期人类探秘之旅”“盛京往事梦回汗宫”“走进新民,重塑历史”等多场公众考古主题活动,坚持依托田野考古发掘现场,探索、分析历史文化遗迹背后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气韵,运用宣传展板、知识讲座、实地考察、线下巡展、线上直播等手段,宣传考古成果。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丛丽莉表示,未来考古所将持续开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需求的公众考古各类活动,向社会公众科学传播考古学知识,激发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为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宁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