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于洪区保利和光屿湖项目业主在收到房子钥匙的当日直接领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是于洪区推行“交房即交证”的首个成功案例。
年初以来,于洪区立足于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群众居住满意度。特别是在推进“交房即交证”工作中,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果、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创新建立了“容缺受理”机制,实行告知、承诺服务,并通过提前介入、全程协调、跟踪帮办、网上通办等方式拓展了审批服务范畴,提升了审批业务速度,帮助群众成功实现了“收楼拿证一步到位”的愿望。
破冰试水 满足百姓“零等待”
长期以来,房证问题关系到安居生活,是民生建设的重中之重,解决好房证问题是提升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度的重要民生保障工作。一直以来,于洪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破解部分群众购房“办证难”“办证慢”的痛点问题。
据了解,在推进“交房即交证”服务中,针对房屋居住权和产权办理不同步的群众落户、子女入学、银行贷款等长期困扰广大群众的难点痛点,于洪区按照“统一规则指引、逐类分步推进、多方联动实施”的原则,通过积极调整综合审批服务模式、探索拓展容缺受理承诺机制等方式为购房者研制“定心丸”,改变了以往交房后一两年甚至多年“拿证晚”“拿证难”的困顿局面,节省了购房者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保证了他们的权益能及时实现。
交房当日,购房业主表示:“以前买完房都得等一年左右才能拿到房证,特别是部分地产项目还会出现无法办证的现象,对着急落户和孩子上学的业主都有一定影响,这让我们住的不是很安心。于洪区‘交房即交证’的开展,让我们拿钥匙当天就拿到房证了,不用再为办证的事情担忧,省心、开心、安心,为买房者解决了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流程再造 服务企业“全周期”
“交房即交证”让乐有所居者的快乐加倍,更压缩了项目单位在审批业务办理的时间成本。众所周知,一个地产项目从策划生成到最后的房产证办理,要经过5个阶段、40多个环节,不仅涉及开发商、建筑商、银行等企业,更涉及建设局、房产局、自然资源局等十多个审批部门,多数房企持观望态度。
为消除企业顾虑,于洪区营商局牵头针对项目办理关键环节和高频事项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推动“交房即交证”快速落地。从拿地开始即为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安排专属项目管家提供帮办代办,通过“容缺办”“承诺办”将现场查看、竣工图、测绘报告、房地落宗、首次登记等工作前置,同时按照“多测合一、多验合一、信息共享、诚信管理”的工作原则,积极协调自然资源局、房产局、建设局等多部门对法定事项限时进行联合验收,形成了“营商部门牵头把总、配合单位联合踏勘、审批结果线上反馈”的“串改并”审批模式,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于洪首家“交房即交证”项目保利和光屿湖负责人表示:“‘交房即交证’这项业务在区营商局的积极协调下,整个审批过程做到了有地儿问、有人帮,不再像以前得重复递交材料、多次往返同一部门。特别是在审批过程中严格资质审核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容缺受理,并联动多部门解决其他企业问题,热心、贴心、暖心,为我们企业节省了时间、提振了信心。”
近年来,于洪区始终坚持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举措上做“加法”。一手“金钥匙”、一手“小红本”,“交房即交证”成功实现了“收楼”与“拿证”的无缝衔接,是落实全市“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工作的探索,缩短了百姓群众买房产权证到手时间,避免了企业与购房者间矛盾,倒逼项目质量更加规范,落地实施过程中区营商局、城建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个部门上下协调、通力配合,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凸显出了于洪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力度与速度,以及营商服务的深度与温度。
于洪区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银莹莹表示:“保利和光屿湖项目是于洪区首个‘交房即交证’项目,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便企利民服务的又一项创新举措。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交房即交证’的扩面推广,让更多的购房群众受惠受益。一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对申请实行‘交房即交证’的企业进行清单式管理,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成熟一个项目推动一个项目,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同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