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占我国脑血管病的30%。急性病死率为30~40%。脑CT扫描是最迅速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一、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聚升使动脉破裂所致。
其它病因包括:
1.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
2.血液病(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
3.动脉瘤、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
4.梗死后脑出血、抗凝及溶栓治疗
二、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1.好发年龄为50~70岁。
2.男性稍多于女性。
3.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
4.多有高血压病史。
5.多在情绪激动,过度紧张、劳累,过量饮酒等情况下突然发病。
6.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进而可出现神志不清、言语错乱、烦躁不安、抽搐发作,病情危重时出现深度昏迷、各种外界刺激无反应,甚至呼吸不规则、呼吸停止,死亡。
三、脑出血如何预防?
牢记十个必须:
1.必须及早控制动脉硬化:对于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危险因素,早期治疗,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及胆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弹性。
2.必须早控制高血压:要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治疗。通过正确服药措施.降低或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
3.精神必须乐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避免过于激动,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上升。
4.饮食必须清淡:饮食要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等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人造奶油,少喝饮料。应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高者更为重要。
5.必须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 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超负荷工作可诱发。
6.大便必须经常畅通,预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多饮水,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规律排便。或用适量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软化粪便,可有效防治便秘。
7.必须忌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8.必须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防止寒冷高温对机体的影响,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9.必须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激烈的运动或过度劳动。
10.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本期专家】
张东强,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近30年,掌握国内先进的神经外科及神经疼痛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