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下午13时,沈阳农商银行总部17层数字化业务发布厅,一众行领导紧盯数据大屏,气氛庄重。在这一时点,全行以“全程直播、多地连线”的方式见证了“1.0版本数字化信贷平台”实现新增数字化贷款突破10亿大关的重要时刻。
该平台于2021年3月试运行,于6月中旬正式稳健营运,截至9月30日,累计注册用户8.14万人,累计核准客户3.4万人,累计提款客户1.28万人,实现授信总额34.78亿元,累计放款15.89亿元。
这,仅是沈阳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机遇、责任、挑战
主动求变,打造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成立于2011年12月17日的沈阳农商银行,是沈阳第二家总部银行,也是辽宁省首家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2018年,辽宁银保监局发起建设“辽宁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地”,由辽宁省银行业协会、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沈阳农商银行共同主办,为辽宁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建设项目起点高、资源聚合,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回归本地、服务本源”的大背景下,以追求规模扩张、渠道发展、做大利差等传统模式为特征的银行业务增长第一曲线愈发乏力。如何立足于本地化深耕,实现从组织架构到用户体验的变革提升,寻找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并在数据之上、模型之外站在更高维度谋篇布局,寻求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双突破,成为重要的课题。
“差异化发展,做姓农的城商行。”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李世江同志在指导沈阳农商银行数字化信贷业务发展时如是说。2021年2月22日23时58分,在辽宁省联社的大力支持下,辽宁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地综合平台一期模块——“1.0版本数字化信贷平台”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沈阳农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在3月至6月期间,在服务模式、营销模式、风控模式和运营模式根本性再造的基础上,“U”系列产品中的先导“U悠贷”、“U房贷”两款产品在沈阳本地市场一鸣惊人,开场即主场、出道即巅峰。
理性、开放、务实
个性创新,突破各项壁垒形成的发展桎梏
数字化时代,弄潮儿站在科技制高点,指导金融机构要 “全力打造IT团队”,要 “重度加大科技投入”。沈阳农商银行不断审视自身,形成了两项指导数字化业务发展的“世界观”:一是大型银行对中小银行的降维打击,不仅仅体现在客群下沉,也体现在数字化能力的碾压,更体现在全面配套辅助机制的效能聚合;二是区域性银行的数字化业务发展的重点并不在于庞大的科技团队人数和高占比科技投入,而在于如何能够满足客观发展需要,真正让应用型科技领先带动业务领先,“随需而变”是个性化创新的驱动,“退而结网”是突破技术壁垒的路径。
在主观能动性方面,沈阳农商银行“自上而下”的展现出转型决心与执行力。通过变革组织架构,持续优化全行资源配置,进一步明确各条线、部门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职能分工,消灭“扁平化”管理模式中的“部门壁垒”,推动科技与业务融合,整合出面向前台业务条线的中后台支撑集群,构建出应对新型数字化产品的轻量级地推团队。支撑集群主要承担系统开发及对接、产品研发及优化等职能,突出“个性化”、“敏捷”特点;地推团队主要与传统营销条线结合,与存量客户资源结合,开辟快销型市场,突出“高触达”、“速赢”的特点。此外,通过全行过程考核机制的作用,系统性推动数字化产品的营销和效能转化,建设起一套具有沈阳农商特色的数字化业务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架构,资源配置的优化,以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数字化业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培养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让数字化业务起步阶段的关键少数逐渐成为行内的大多数,从而真正推动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实现生产力快速转化。
探索、开拓、进取
持续突破,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无限可能
“1.0版本数字化信贷平台”的成功营运,不足以支撑沈阳农商银行的发展决心。
2021年9月,沈阳农商银行正式启动建设“2.0版本数字化开放银行平台”工作,启动“私有云”作为基石,构建包含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营销平台、全渠道支付平台、数字化信贷平台等一整套数字化系统集群,创建优质的线上、线下获客工具,重塑完整的营销激励体系,实现高效的营销队伍,打造实时风控解决方案,为获客、风控、运营工作提供高并发性、髙可用性、高稳定性及高扩展性的系统支撑能力。
伴随“2.0版本数字化开放银行平台”的建成,沈阳农商银行将着力应对数字金融时代市场环境发生的剧变,消灭单一的客户服务形态,改造沉重的组织体系架构,实现与产业深度合作,从“金融+场景”转化为“金融+生态”,再到构建场景金融生态。将围绕客户需求及产业变革趋势,协同联动行业资源与合作伙伴,以开放银行服务为支点,撬动数字化服务的N种可能性,推动客户服务模式向场景化、生态化转型。进一步实现组织架构向扁平化、平台化、分布式架构变革,持续削弱部门间壁垒,从上下级驱动向用户需求驱动转变,重新整合梳理自身金融产品,并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链接融合,实现1+N,乃至N+N的聚合效应。
通过打通内部系统,打开业务边界,携手外部生态伙伴,可构建开放式、平台化的运营架构、组织架构、技术架构,通过连接客户生态,广泛触达并嵌入多元化服务场景,全面了解客户,再造客户旅程,打造流畅极致的客户体验。通过链接合作伙伴,共享服务、客户、资源,实现从直接服务到共建生态的转变,撬动无限可能的发现潜力,重塑充满想象的未来空间。未来,沈阳农商银行将致力于加强全行统一开放服务能力、平台运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数据驱动能力、场景生态支持能力建设,联合商业生态伙伴,尤其是垂直行业软件服务商,为数字金融、产业互联、行业平台提供综合服务方案。
“2.0版本数字化开放银行平台”由沈阳农商银行自主研发,是金融科技领域最新成果综合应用,主要基于私有云应用技术架构体系,采用业界主流的微服务、分布式架构设计,全面支持敏捷转型,助推线上+线下业务快速发展。相比传统模式,该平台将至少使应用交付效率提高5倍以上,系统扩展成本降低60%,能够有效延伸分布式技术使用场景,为关键银行业务系统平稳重构和敏捷转型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沈阳农商银行希望把“2.0版本数字化开放银行平台”打造成支撑业务发展需要的主流平台,并且能向业务模式、规模体量和与沈阳农商银行相似或略小的银行推广赋能,避免各自研发造成成本过高。通过联合共建、共享等方式,打造并不断完善适合中小银行的技术平台,通过更加丰富的场景,促进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随着“2.0版本数字化开放银行平台”及一系列数字化产品的持续问世,沈阳农商银行的数字化成果加速落地,综合实力不断提速加码,已经驶入同业竞争的超车道,逐渐向系统内、区域内在科技金融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示范性的标杆银行目标迈进。
(沈阳农商银行: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