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的一天,随着120救护车的急促警笛,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了一位胸痛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宋某。宋某到达急诊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随后心脏骤停,情况万分紧急。急诊科主任刘红丹马上开通绿色通道,心内科副主任王艳春迅速赶到参加抢救,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家属几乎绝望,二十分钟的煎熬,在全体医护的努力下,心电监护仪上的心律波动恢复。考虑患者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抢救没有结束,而是准备介入治疗,综合ICU医生张雨萌已经到位随时准备为手术保驾,在导管室团队有条不紊的配合下,手术紧张的进行着,但是宋某又出现室颤,心跳再次停止,在呼吸机保驾下王艳春主任为患在回旋支植入支架一枚,术中行临时起搏器置入、IABP置入。术中患者反复出现心率下降,危险频发,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放弃。历时四小时,宋某被送往综合ICU,再灌注损伤、肾衰、休克,两天时间过去了,在医生们的精心救治下,终于将在“鬼门关”徘徊的宋某从死神与病魔的手中解救了回来。
时隔两日,120的警笛声再次传来,患者胡某在家突发胸痛、头晕和恶心的症状到院就诊,心内科主任佟铁壁赶到急诊会诊,经过详细询问,患者曾有过心梗发作史,检查后确诊患者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开启急诊手术,右冠植入两枚支架,手术在紧张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着,与死神的博弈取得初步的胜利。 术后胡某转入综合ICU,当时血氧仅为78%,综合ICU和心内科医生给予对症治疗,但是患者多次出现生命体征不稳的危险,在佟铁壁主任及李海宁主任的齐心协力下,在ICU护理团队的细心护理下,胡某最终平稳过渡至心脏中心内科组继续治疗。
随着季节转换、天气变化都会引发各种"心脏事件",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秋冬季气温降低,导致血管收缩后引起血压增高,而高血压本身就是心功能不全和心梗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天冷之后,外出锻炼减少,而火锅、烤肉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心脏病发病的症状是一种“窒息感”,甚至是“濒死感”,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短的只有十几分钟。正因为这些症状很短暂,易被人们所忽视,以为“只是一时不舒服”,结果一旦发病就猝不及防,抢救不及时、不得当,生命稍纵即逝。
宋先生、胡先生很幸运,能够及时得到沈阳市第十人名医院胸痛中心的有效救治,这也要感谢急诊科、导管室、心内科、综合ICU等核心科室的有效配合与通力协作。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在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创建中,对照创建标准,不断提高急性心梗的救治能力,为胸痛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救治服务,更好的服务沈城百姓,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