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为民、创卫靠民、创卫惠民。沈北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做到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金秋时节,在喜迎传统中秋佳节和国庆节之际,沈北新区各部门、各街道开展“迎中秋、庆国庆”卫生大清扫志愿服务活动,将弘扬志愿精神与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辖区居民整体生活环境相结合,全面发力,苦干实干,昼夜奋战,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强化思想共识营造合力氛围
为积极营造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氛围,沈北新区紧紧依靠市民群众,全域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通过“总动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创卫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形成齐抓共管、集中整治、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记者了解到,在9月11日、12日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身穿红色马甲的“盛京使者”涌现在沈北新区的大街小巷,为清洁沈阳贡献力量……统计显示,新城子街道420余人共出动车辆33辆,清理小区及大杂院24个,清理垃圾411处,清理卫生死角143处,清理小招贴515处。辉山街道150人共清扫小区8个,出动车辆4辆,清理垃圾8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62余处,清理小招贴132余处。
虎石台街道彻底清除了辖区内老旧小区内卫生脏点和卫生死角。正良街道257人出动车辆23辆,清扫小区28个,清理垃圾608余处,清理卫生死角130余处。区城管局市容景观部对蒲河廊道水域及南小河儿流域河面垃圾进行清理,共清理垃圾10余吨。区卫健局组织辖区内21家医疗机构共清除积存杂物和垃圾100余处,清扫道路9公里,擦洗护栏7公里,清除小招贴132处,清除卫生死角79处,清理病媒生物滋生地21处……
消除“脏、乱、差”,营造“洁、齐、美”的市容环境,让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大清理的热情大幅提升。
积极堵塞漏洞聚焦问题发力
“三轮小餐车”因流动且产生的垃圾容易污染地面等问题,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为堵住这一管理漏洞,经过摸底调查,沈北新区作出决定,将全区220辆“三轮小餐车”全部取缔停营。随后,市场管理方与相关正规厂家联系,推出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材质、统一功能、统一造型、统一价格、统一管理,做好地面防污的管理模式。很快,一个个统一“造型”的“三轮小餐车”将成为一道新亮点。据市场管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流动的“三轮小餐车”将成为沈北新区独具特色的新名片。
9月13日,正良街道创卫工作专班联合执法局中队、正良社区以及物业对正良嘉苑小区以及小区附近断头路进行“地推”行动,重点对小区内卫生死角以及乱摆乱放等全面清理。同时清理了正良西三路断头路以及道义二街、正良五路沿街废弃树枝、砖块、工业废弃物,共清理垃圾两车。不放过一个死角,让小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舒适、优美。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沈北新区对标对表各类创建标准细则,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深入研究整改举措,切实以结果为导向,保证“软硬件”均按期达标、销号整改。为保证创建标准,该区集中全区物力、人力、财力展开攻坚,在申报审批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各类资源高效运用。
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创建合力
9月16日清晨,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韩旭带队,区精管办、城管局、市场局及新城子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一起,对福州路、北斗街等路段的路面扫保、街路绿化、秩序管控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晨检。检查中对发现的部分配电箱电线裸露、箱门未关闭、施工造成道路积尘等问题现场办公,提出解决方案。相关责任部门立即整改,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城市管理精细化。
为压实责任,沈北新区区级领导深入包保街道,冲在前线、站在一线,查短板、补弱项;各相关部门、单位“一把手”全部上阵,抓实抓细抓好创建工作。与此同时,强化督导检查。由区级领导带队的晨检风雨无阻,不断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每天清晨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硬举措,确保创建工作切实取得扎实成效。
“创城工程挺艰巨,达到标准不容易。广大居民要参与,最好出些好主意……”这是沈北新区76岁居民罗贵生编写的顺口溜,罗贵生一直生活、工作在辉山地区。他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节节提升,更见证了创卫以来,小区面貌和居民文明素养的一次次改变。
“原来一提创卫生城,有些居民的态度可以说是抵触的,甚至为了门口的一个酸菜缸跟我们吵闹。今年我们在微信群里一喊,居民们主动配合,清理自家杂物。有一天,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在清理小区内垃圾和杂物时,近200名居民主动来帮忙,那一天我们清走了18车杂物。”冯道社区党委书记孙建说。
沈北新区创建卫生城的合力悄然生成……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李莉
通讯员付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