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享誉世界的知名高等学府
与国家创新型城市携手
共谱校地合作新篇章
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
9月12日,
清华校友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大会
暨第三届清华校友创新论坛在沈阳举行
沈阳市与清华大学签订了
一揽子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双方在科技创新
及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交流等领域
开展广泛而深入合作
“清华沈阳”校地合作从此开启了
深度融合助力地方创新发展的崭新阶段
全方位体系化推进校地合作
在沈阳创新发展进程中,清华元素、清华力量功不可没,校地双方早已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一大批清华人投身其中、担当重任。大会上,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深情介绍了已故清华校友、测量金属内耗装置——低频扭摆的发明人葛廷燧院士,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现任职于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调控分中心的夏德明博士对沈阳创新发展作出的贡献。
此次,清华大学与沈阳市的合作全新升级。双方签署《沈阳市人民政府 清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新发展阶段校地合作新途径,签署《沈阳市人民政府 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沈阳基地协议》,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沈阳市科技局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签署《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协议》,围绕产业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全力推进,沈阳市与清华大学构建了校地战略合作的新体系。
科创资源与创新禀赋深度融合
这是一场清华大学科创资源与沈阳市创新禀赋融合的盛会,为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开启“创新沈阳”新局面的沈阳注入了更为澎湃的动力。
大会期间,召开了“清华沈阳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主论坛,来自清华大学的院士、专家分别为沈阳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沈阳”建设建言献策;围绕先进制造、AI大数据、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等产业技术发展和助力区域科技创新设置了4个系列专题研讨、项目路演和对接活动,16个沈阳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创新项目现场签约,发布了沈阳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65项、清华大学科技成果57项。沈阳市创新发展需求、科技型企业技术需求与清华大学创新资源彼此吸引,实质性合作水到渠成。
从创新需求、科创成果以及签约项目来看,涵盖了智能制造、新材料、自动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项目合作包括产业园、总部基地、数字工业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与当下及未来沈阳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共同推进长效合作机制
近年来,沈阳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此次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校地双方以合作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推动科技、产业、教育、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持续探索深化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战略合作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清华大学将落实好协议规定的相关内容,推进战略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他也希望,更多的清华毕业生、校友,能够借助校地合作协议签署的东风,关注沈阳、来到沈阳,并在沈阳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下,参与到沈阳创新发展的大潮中。
16个合作创新项目现场签约
在9月12日举办的清华校友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三届清华校友创新论坛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署了《沈阳市人民政府 清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沈阳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沈阳基地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协议》《清华之友—沈阳浑南英才奖学金捐赠协议书》,此外,还有16个沈阳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创新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沈阳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还将本着“友好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围绕产业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专业领域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战略决策咨询;在沈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选派青年干部、业务骨干和优秀企业家赴清华大学,围绕城市管理、建筑设计、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短期培训,为沈阳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沈阳会坚定不移
走创新路、吃技术饭
把“创新沈阳”的牌子立起来
欢迎清华校友
走进沈阳、扎根沈阳
施展才华、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