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虽是小举动,却架起了社区共治共建的大桥梁,从此居民烦心事有人帮、闹心事有人解、揪心事有人管。铁西区工人新村三社区党委为了让新老邻居间重新建立起新邻里之情,创新设计了“幸福敲门”行动,“走”入千家,“为”民解忧,“上”情下达,“计”从民意,敲开千家门连起万颗心。
“敲”开新老邻居门重新建起新邻里之情
在铁西区持续推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社区建设工作中,各社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整合辖区内资源,追溯社区历史文脉,树立了各具特色的“两邻”社区品牌,工人村街道工人新村三社区“幸福敲门”行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铁西区工人新村三社区书记赵咏梅介绍,社区曾是闻名遐迩的工人居住区,目前辖区内居民有3000余户,以工人为主,老年人居多,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就在其中。工人村街区拆迁前,邻里关系就极为和睦,一家有难处大家齐帮忙。回迁后,老邻居们又有了新邻居,如何重新建立新的邻里之情,成为社区党委思考的一个课题。
工人新村三社区党委开展了“幸福敲门”行动,社区干部、社区党员、老邻居“三带头”,带头敲门入户,问需求、解难题;对独居老人、残疾人和低保户“三必敲”,送服务、送温暖。
“敲”出邻里一家亲邻居处成“新家人”
社区内82岁的独居老人刘振芝,平日里自己出行买菜没问题,但由于水电等收费点离家较远,交费这点小事对她来说成了大事、愁事。邻居崔孝华参与“幸福敲门”行动时得知此事,不仅主动承担了帮刘振芝交水电费、买菜,还每月为刘振芝理发,时不时陪着唠家常,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新家人”。
刘振芝受到“幸福敲门”行动的感染,也走出家门,在疫情期间带着红袖标巡视大院,成了最年长的志愿者。像这样的好邻居事例,在工人新村三社区数不胜数。
“敲”亮居民微心愿涉及项目20余项
除了辖区内的居民,“敲门行动”也敲开了周边单位的大门。在铁西区政府及工人村街道的支持下,工人新村三社区建立起了区级、街道、社区三级“两邻”社区建设支持联盟,作为成员单位的区城管局、区房产局、区电业局与万科集团、龙湖集团、温州商会等单位携手,在帮助进行园区改造的同时,也帮助居民实现了“微心愿”,解决了困扰居民的17根废旧电线杆问题,达成了居民想打造历史文化长廊、劳模墙、健身步道等美好心愿,总计涉及项目20余项。
“敲”响特色养老品牌服务6.5万人次
工人新村三社区老年人占辖区总人数的20.3%,老年人成为社区重点服务对象。社区党委通过“敲门”探望老人,根据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建设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服务为目标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们在服务站除了可以参加定期开展的文娱活动、健康检查外,还能吃上可口的社区午餐,有每餐6元的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一小菜,也有每餐3元的一素一汤一主食。服务站不仅有养老服务人员专门照顾老年人在社区用餐,还免费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服务站开办以来,先后服务老年人6.5万人次,获得老人家属一致赞誉,打造出社区特有的为老服务品牌。
“社区样子有了新变化,服务有了新提升,我们一直想要的小花园也有了!”三社区不乏这样的居民声音。赵咏梅说,“幸福敲门”行动重温了老工人村人的邻里亲情,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渐强烈。
铁西区民政局局长王晖介绍,铁西区现有市级试点社区6个、示范社区2个、标杆社区1个。工人新村三社区就是市级标杆社区。铁西区将推广三社区“幸福敲门”行动的经验,以“两邻”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社区幸福家园。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方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