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1.7.2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光明中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把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为学生减负增质,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打造学校中医药特色,创建特色个性化服务,在新学期“双减”政策落地之时,引领学生幸福起航。
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全面覆盖
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光明中学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欢迎与好评。教育部发出了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后,暑假期间光明中学对课后服务做了精心筹划与准备,新学期全力实现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5+2”、以中医药传统为抓手,开办13个校本课程兴趣班,丰富学习内容。
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
光明中学课后服务按照规定,分为普惠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两个部分,普惠性服务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个性化服务开展多元化的校本课程活动。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我校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优势,加强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还聘请到辽宁中医药大学相关院系教授到学校开办中医药特色文化讲座。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光明中学揭牌仪式后,学校迎来了校地结合的新篇章,新学期伊始,光明中学特色校本课程-中医文化走进校园,辽宁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赵鸿君教授带着熠熠生辉的中医文化给学生们呈现了一场丰富精彩的视听盛宴,“杏林春暖”“悬壶济世”“橘井泉香”这些典故娓娓道来,彰显着传统文化的趣味与魅力,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范仲淹“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更是让学生对传统中医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创建特色个性化课后服务
除此之外,我校丰富多元的课程:羽毛球、篮球、象棋、京剧、钢琴、书法、古诗词、心理等,涉及艺术体健康类,品德养成类,人文社会类等等。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绪。促进了学生体艺特长的发展,更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更加阳光,自信,快乐的成长。
校本课程兴趣班
9月1日开学第一天,学校接受了沈阳电视台的全面采访报道,展示了特色个性化课后服务活动。杜日弘书记,黄秀玲副校长接受了采访,介绍了在双减政策下,光明中学的工作部署与落实实施情况。校本课程京剧授课教师訾勇老师也接受了记者的访问,分享了自己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的心得体会。
今后,光明中学将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力塑造校园文化氛围,做让家长满意,让学生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