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市领导带队,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房产局、市疾控中心、市政府督查室、市创卫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检查团到相关点位实地检查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创卫复审等工作开展情况。
暖心举措提高疫苗接种率
在沈河区兴丰社区,检查团听取了社区在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兴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疫苗接种初期,预约人数较多,社区对前来登记的居民实行扫描登记接龙后,发放预约号码卡,同时分类建立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等预约微信群,实行让前来的居民不白跑、有号预约、微信发布、先来先注射的工作方法,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在大东区钢花社区,记者看到居民在一辆新冠疫苗流动接种大巴前排队等待接种。“这种方式提高了接种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我们前几日就通过网格群等形式对流动车到社区接种的消息进行了大力宣传。”社区相关负责人称,为提高疫苗接种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到小区内,利用喇叭、倡议书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重点排查老年人和流动人口,对于有慢性病的居民,帮助他们咨询医疗机构,确保应接尽接;社区人员周末不休息、卫生院也延时接种,方便上班族顺利接种疫苗。“我们还逐门逐户排查未接种人员并劝导其尽快接种。”
对目标人群开展有针对性服务
“沈阳在前期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要多措并举提高疫苗接种率,对未接种目标人群开展有针对性服务。”检查团在检查中强调。
大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区对未接种目标人群的做法:成立专门工作组,采取区、街领导班子、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下沉社区,与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进行一对一动员。
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安排12个接种机动队到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老年群体开展接种,现场由社区干部、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服务组成老年看护团,开展咨询、搀扶、心理疏导等安全应急保障工作。全区已为23.49万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接种,近几日每日接种量都在1200人左右。
在全区21个接种点组建医学研判工作组,设立现场咨询服务台,对有基础疾病和有抵触思想的人员进行耐心详细的现场解答,符合条件的,现场进行接种,暂缓接种的,现场协调安排接种时间与地点,确保适宜接种人群“应知尽知”“应接尽接”。
切实发挥“三码联查”制度优势
“请科学佩戴口罩、主动扫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三码’,没接种疫苗的做好登记,抓紧时间去指定接种点进行接种。”在大东区毛君屯农贸综合市场点位,记者看到,进入市场要严格执行“三码联查”,工作人员及时提醒和督促未接种者尽快接种疫苗,尽早建立免疫屏障。
在沈河区彩塔农贸市场点位,记者看到,市场环境如同超市一样整洁、明亮。“全面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加强日常清扫。场内经营者人人都是保洁员,及时清扫摊床及周边卫生,及时清运垃圾,每月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据介绍,市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操作台面、下水管道、垃圾桶、卫生洁具等高频接触部位和市场内公共厕所、水池等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配备防鼠板、防蝇设备,集中投放灭蟑药物、灭鼠药物,降低虫媒传染病。场内经营者187人每周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率达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