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一位听障人士来到铁西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业务,正要掏出纸笔写下问题找工作人员咨询时,志愿者就亲切地迎过去,用标准的手语与他交流——您好,需要帮忙吗?您想办理什么业务?
惊讶一闪而过,听障人士一下子放松了表情,与志愿者顺畅地交流起来。随后,被引导到相应窗口,在这位“手语翻译”的帮助下,顺利办好了业务。
志愿者徐颖、沈易蓁,是铁西区聋人学校的教职人员,利用假期到政务服务大厅提供助残志愿服务。“现在我都能利用智能自助机器,帮助前来办理业务的人直接办理简单业务了。”沈易蓁对志愿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窗口工作人员说,平时听障人士来办业务,都靠手写交流,有了这些无障碍志愿服务者的帮助,沟通更加顺畅,业务办理速度也更快了。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铁西区以“五个十万”志愿者活动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在这些志愿者中,就包括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助残志愿者,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在全市开展志愿服务。
暑假期间,铁西区聋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还来到科学宫做志愿服务,为前来参观的听障人士提供手语讲解。我们先跟老师一起参观一遍科学宫,把需要讲解的内容提前记住。然后再带着其他像我一样的小朋友一起参观科学宫,为他们讲解,互相交流、分享感受,这让我觉得十分有意义——聋人学校学生王玖月表示。
铁西区聋人学校德育主任徐颖说,通过志愿活动,让听障朋友感受到“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也展现了沈阳的文明氛围。希望社会各公共服务场所为特殊需要群体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和专业的辅助人员,使特殊需要人群可以更好地、平等无障碍地享受社会文明成果,共建文明城市。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