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副主任医师 曹丹
火车、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是疫情防控重点场所。近期,由于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国内多个省份,恰逢返校复学季、旅游季,人员的流动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乘坐火车、高铁等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来确保出行的健康安全,这些事项一定要注意。
一、首先还是建议减少出行
近期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非必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二、出行乘坐交通工具,要保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意识,严格做好自我防护,不麻痹、不松懈
(一)出行前做好准备工作
1.随行配备足够用的口罩. 口罩选择上可以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或潮湿时需及时更换;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远离人群,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2.随身携带一些便携式手消毒产品,如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或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剂,让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3.出行前需关注和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疫措施,提前规划行程,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4.出行前要做好健康监测,留意身体健康状况,如出行前出现发热等症状,建议就近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暂缓出行,确保出行顺利。
5.建议出行前在网上购票。如需要现场购票或取票机取票时,要戴好口罩,注意排队时要遵守“一米线”,减少手部对公共物品的触碰,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付款,购票或取票后及时做好手卫生。
(二)在车站、机场、码头等处要主动配合相关检查,遵守相关规定和秩序。
在火车站、机场或码头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入口处要主动配合体温
检测、扫描健康码等措施,如出现体温或健康码异常,要主动配合落实相应防控措施。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取下口罩时,建议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1米以上),避免与他人正面相对。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尽快通过安检通道,减少进站的滞留时间和聚集扎堆。特别提示:有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在进出站时要向车站工作人员详细报告旅居史勿隐瞒,并配合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三)候车时
在候车室候车时应坚持佩戴口罩,不随意摘掉口罩。注意与他
人保持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可选择隔位就坐,背靠背就坐,错位就坐等方式,进站和上车时也注意排队勿拥挤。避免在候车室面对面大声交谈和随意走动。如购买东西时尽量选择非接触方式支付。从厕所等处回来或触摸了公共物品等情况下要及时洗手或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四)乘车期间
1.全程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因为摘
下口罩就增加了暴露风险,所以非必要不要随意摘除口罩,如短途最好不要在车上就餐,如长途尽量减少饮食次数和缩短每次的就餐时间。
2.做好手卫生。旅途中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公共物品。减少触碰车内扶手、扶杆、车门、厕所门及门把手等车内公共物品。在车上购买东西付款时,优选采用扫码等非接触付费方式。乘车过程中注意随时做好手卫生,如手接触了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无洗手条件的可用随身携带的消毒产品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下车后亦应及时清洁双手。可以佩戴手套,但回到目的地后要及时清洗手套。特别提示,戴手套并不能完全保证手部清洁,仍需要洗手。
3.注意保持距离。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聚集和拥挤。不要在车厢内随意走动打闹、非必要不要面对面大声交谈闲聊。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不要随地吐痰、不要用脏手触摸眼口鼻等身体粘膜部位、不要乱扔垃圾,注意咳嗽礼仪,注意采取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等。
5.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或身体不适等症状及时向乘务
员报告。当有疑似、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出现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令,做好个人防护,不得私自离开。
6.要妥善保存票据信息以便查询。
(五)到达目的地
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消毒双手。对于随身行李箱、包裹及手机、钥匙等随身用品可以用含醇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做好报告、健康监测、居家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如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官方追踪查找乘坐同车次人员时,不要慌张,应及时向所在地社区、单位报备,配合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温馨提醒:为了健康安全,建议有慢性疾病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等人群尽量避免前往有疫情地区,也尽量不选择长途旅行,可选择近距离短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