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小于自大学毕业以后就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小于告诉记者,当初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被很多人不理解。他的父亲就问过他,为什么要放弃能提供优渥薪资的工作,而选择这个在外人看来永远是失大于得的职业。但是小于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在他做公益的路上,得到的永远要比失去的多。
小于第一次做志愿者,是在他大三的时候。那时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做志愿服务,懵懵懂懂的小于就跟着一起去了。现在回忆起来,那还是十分手忙脚乱的一天,陪老人聊天,推老人到花园里散步,他做得还不是十分顺手。可是当他离开的时候,看到老人向他投来的感激却不舍的眼神,他却觉得一天的忙乱都不算什么,他在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以后应该一直做下去。从那天开始,小于就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沈阳的大小街道,都有他忙碌过的身影,沈阳的许多志愿服务,小于也都参与其中。毕业以后,小于放弃了本专业的工作,将志愿者当做自己的职业。在他看来,他把爱好变成事业,并且将长久地坚持下去。
小于不过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中的一个缩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别人的幸福贡献着或大或小的力量。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许多志愿者协会都会将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工作量录入为志愿者服务时长,这也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是志愿工作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