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东,中共党员,医学硕士,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于2020年6月8日至2021年6月17日支援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
2020年5月初市卫健委下发通知,要选派医疗队到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去支援,这也是市卫健委首次选派我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前去支援。得知这一消息,我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院里考虑到我刚刚援鄂回来,身体还未彻底恢复,都劝我再考虑考虑,但我十分坚定:“我的孩子已经大了,即将升入高三,能够很好的自我管理,妻子、儿子都非常支持我,我没有后顾之忧。而且我了解到塔城市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病房刚刚起步,十分缺乏专业的重症科医生,我责无旁贷。”2020年6月8日,我作为沈阳市卫健委第五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带领队员到达新疆。
援疆主要是支援当地的医疗建设,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切切实实的解除当地老百姓的病痛。我到达新疆塔城后,时刻提醒自己: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必须完成“传、帮、带”的光荣使命。
抢救危重病人是重症医学人的日常,病人多,病情重,加班饿肚子也是家常便饭,即便是凌晨、深夜,科室有危重病人抢救,我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并给出合理的诊疗方案。2020年底,科室收治一名56岁的男患,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已被下达病危通知。患者的妻子留着眼泪,拉着我的手说“我爱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孩子还小,你一定要救救他,再看看我们是否需要转到乌鲁木齐?”我深深感受到患者家属焦急的心情,也意识到患者对塔城医疗水平的不信任,我说“我们会尽全力救治患者,请你相信我们”,虽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使我倍感身上责任的重大。于是,我每天带领科室同事多次查看患者,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元旦没能休息,一直坚守在患者的病床前。经过积极治疗,患者顺利脱机。救治的成功不仅仅挽救了一个家庭,更得到了塔城百姓的信任。平日里,不忙的时候,我经常召集科室里医护人员一起业务学习,规范诊疗原则,手把手教会他们各项技能操作,开拓临床视野。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年中我们带着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机、彩超机、车载CT等仪器设备,到乡村、到边防连先后进行了9次义诊。我以身作则,影响队员,向党组织引荐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志,有4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学习和党组织培养,已如期成为积极分子。
从“援鄂”到“援疆”,是奉献,更是成长。因此,我十分感谢医院对我的信任并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感谢科室里的同事承担了更多的日常工作;感谢妻子和儿子的支持、理解和付出。然而,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我却未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妻子以单薄的身躯扛起了全部生活的重担,在我援疆一年期间,妻子因劳累多次发生心律失常,头上又平添了多少白发,我多次想回家探望,但她总是报喜不报忧,让我安心工作,无需惦念。
作为一名老党员,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一定能冲得上去,那是作为一名医者的初心和担当,我要用我的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