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王玲玲事迹材料
“快来人啦,救命啊!有人晕倒了”!地下停车场传来声嘶力竭的喊声。
“快,快停车,好像有人猝死了!”
“哎,你的行李不要啦!”
说话间,只见一名女子从出租车上下来,三步并做两步跑向倒地的男子。旁边的女人泣不成声地说这是她丈夫,原来有心脏病,走到这里突然就倒下了。
女子将男子平翻在地,迅速判断颈动脉搏动,观察呼吸,随之进行心肺复苏。王玲玲一边给男子做心肺复苏,一边指导其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吩咐路人到车站里寻求医务室、抢救设备、药物等帮助。10分钟、15分钟……经过近20分钟的抢救,男子终于又有了呼吸,而此时,急救人员也赶到了现场。在男子被抬上了急救推车上时,救人的女子用专业术语将男子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告诉给急救人员,120医生和患者家属向其询问姓名,她摆摆手说:我是一名医生。随即,这名男子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继续救治。
王玲玲跪地救人情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2021年3月19日傍晚北京朝阳站地下乘车场发生的一幕。事发当天,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房主任王玲玲刚刚乘坐高铁从沈阳到达北京,下车后打的准备前往参加会议的宾馆。车即将开出停车场之时王玲玲听到呼救声。急救车离开时,王玲玲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湿透了,双手因为长时间按压酸疼得直发抖,膝盖因为跪得太久腿也开始发软。这时候王玲玲才想起来自己的行李,让人感到暖心的是出租车司机不仅将车一直等在原地,还下车帮忙分流进出停车场的车辆。等她再次上车,的哥善谈地说“咱都开出去那么远了,您都折回来救人,行李和包也都不要了。刚才不少人拍下了您救人的场面,都说您救人的样子最美!”到达宾馆报到后,王玲玲发现两个膝盖都青肿起来。
王玲玲救人的一幕被现场热心人士用手机录制下来。3月20日,一条“路见病人,沈阳医生北京急救”的视频在某平台被大量转发。视频中一位身穿灰色毛衣的女性正跪在地上抢救突发心脏病的男子。网友们纷纷留言转发“为沈阳医生点赞!”、“你跪地救人的背影,真的很美”、“这就是我们大沈阳的医生,点赞!”……
但遗憾的是,男子最终并重不治。
两天后,正在老家办理丧事的家属辗转联系到王玲玲主任,通过视频对她的仗义之举表示感谢。男子的老伴儿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然哭得不能自己:当时特别无助,整个人都蒙了,你跑过来帮忙,就像是神兵天降一样。男子的儿子声泪俱下: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刻您伸出援手,虽然我爸爸不在了,您是我们一家的恩人,请允许我隔着屏幕给您磕个头。王玲玲主任也感动得留下了热泪。
对于网络上的走红,王玲玲主任淡然一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医生,救人是本能,不分院内和院外。
王玲玲主任日常工作场景 图片由市四院呼吸内科提供
据了解,王玲玲从事呼吸科工作15年,主要研究方向是间质性肺疾病、慢阻肺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快速诊断;另外在呼吸内镜下诊断及介入治疗很有造诣。同事和朋友们先后通过网络、媒体知悉王主任出差途中救人的事迹时丝毫不感到意外:平时她就是一位乐于助人、医德高尚的人,总是考虑患者的利益。她对每一位患者都真诚的关心,每一个诊疗细节都亲自过问,每一个治疗方式都跟患者亲切的交流。她还经常带领呼吸科走进社区,走到老百姓身边,给他们做慢病的筛查,详细的给社区群众讲解呼吸慢性疾病的防治。
受疫情管理所限,王主任在医院门口与患者家属交流病情
王玲玲主任关注患者病情的每一个细节,图为与超声科主任做术后交流。
王玲玲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开展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如气管镜下高频电切、气道内肿瘤圈套切除、APC、EBUS-TBNA、硬质支气管镜诊疗等,这些手术都填补了医院在呼吸介入诊疗中的空白,一些手术级别已达国内领先水平。鉴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就诊时的年龄已经偏大,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这样给指定诊疗方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医生除了需要考虑本科领域的治疗方案,更要兼顾其他系统疾病的利与弊。用王主任的话讲就是:我们医生治疗的是人而不是病,因此呼吸科积极倡导MDT(多学科诊疗),为患者选择最优化、最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王玲玲主任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图片由沈阳四院呼吸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