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医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住院总。专业名词:住院总医师/总住院医师。行话里又称“老总”。
这是年轻医生蜕变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在晋升主治医师前一整年高强度的“魔鬼训练”。
今天对话的两位主人公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两位80后现任住院总,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揭秘他们的工作日常。
“我叫张成硕,2016年8月毕业,留学参加工作,现在是肝胆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采访视频截图
“我叫胡文宇,是2008年毕业,工作已经有13年了,现在是心血管内科的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采访视频截图
Q1.“老总”具体负责哪些工作?
张成硕:这个岗位各科室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包括内科、外科都一定差异,也跟科室床位数、大小有关系。我们肝胆外科只有一位住院总,我负责日常病房、抢救、临危重症的处理,包括有时候白天病房没有值班大夫或者值班大夫处理不了的问题,白班、夜班、急诊、会诊。我们科会涉及到肝脓肿、肝破裂,所以说这是一个二十四小时on call的状态。
Q2.当代上班族经常提到的996(早九晚九工作六天)、007(当日0点到次日0点,七天无休)、715(早九点半晚十二点半,七天无休)这些工作制度,“老总”的工作制度是怎样的?
胡文宇:二十四小时在岗,我的主要的工作时间是从周日的晚上五点开始,一直到周四的晚上五点为止。白天、晚上其他医生不在的时候,由我来管理病房的病人、负责会诊及其他的人员调配。一周需要工作一百二十个小时。
Q3.最忙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最长的一次连续多久没“合眼”?
张成硕:最长的一次,我应该是不到48小时。基本我们属于断断续续的睡觉。比如有一次周三的急诊,我们周三干了一天一宿,周四晚上下半夜突然来了一位之前留观病情变化的患者,给他做完手术以后大家都睡觉了,这时急诊又来了一位病情变化的患者。
胡文宇:嗯,差不多。因为我们心血管内科涉及心梗的患者,也是需要急诊手术,所以随时有电话随时就要到急诊去会诊,包括做支架手术、术后管理,所以睡眠时间基本没有办法保证,断断续续的。
Q4.据说医院“老总”都是“人在机在”,您二位有几部手机?平时会对手机进行那些特殊设置?
张成硕:我现在就一部手机。一般情况下二十四小时不能开静音。上班时会把铃声调到最大。
胡文宇:我们科工作比较特殊,工作的范围包括科室、会诊,加上一个胸痛中心的急诊手术,所以我有三部手机。每一部手机的铃声都不一样,晚上随时“听铃起舞”,必须随时能接到电话。当然因为夜间铃声不敢调太大,心脏真受不了,哈哈哈。
采访视频截图
那洗澡时电话怎么处理?
胡文宇:哈哈,洗澡会把手机带到浴室,一般都尽快解决,几分钟搞定。
Q5.当面对很多事情一起来的时候,怎么解决,如何判断处理事项的优先级?
张成硕:对我们外科来说,最危重的就是出血,肠梗阻也是我们分秒必争的。有一次在会诊,进行清创缝合,做一半的过程中,楼上打电话说有一位心律失常的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下降。因为一个人没法分身,所以说病房护士还是非常给力的,给予了一些处置。对我们而言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了。
胡文宇:因为病房里有值班医生,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些研究生在值班,对于他们来说就只能要求在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能够尽量的冲上去。我假如真的是分身乏术,只能通过电话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尽快赶到现场。
Q6.如何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态?
张成硕:每周的心路历程基本都是周四晚上感觉终于快下班了,有一些盼头。到家之后,一周的应激解除之后非常乏。基本上周五晚上吃完饭就睡觉,周六也可能在缓,偶尔周六看看专业书,陪陪孩子家人。周日基本上午准备准备,晚上又开始工作了。还是感觉家人比较理解,一个爱人非常理解。
胡文宇:正常工作时间肯定是很难有空闲来调整,所以一般周末回家之后都会蒙头大睡。
Q7.当“老总”的这段时光最难忘的事情是?
张成硕:最难忘的是年初那次疫情,就沈阳特别严重的一次。我们全副武装,这时来了个急诊,一位肠梗阻的患者。腹痛非常严重,腹膜炎,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但是当时毕竟核酸结果需要等待至少三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果断为患者进行三级防护,在这个情况下给患者做了手术,挽救了生命。既达到了日常防护的要求,也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采访视频截图
胡文宇:最难忘的我觉得应该是患者抢救成功的时候吧。前些日子我们有一个心衰的病人,在等待手术的过程当中突然出现心衰,因为当时病情很危重,家属非常着急,我们尽全力给药,把病情控制、稳定住后,家属对我们非常感激,我们心里也真的是非常高兴。
Q8.做“老总”之后觉得目前个人能力有哪些提升?
张成硕:住院总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说我们需要辅助科主任完成科室的管理。医疗技术上,很多时候人手不够,可能需要我们冲上去,也是自己锻炼和成长的一个过程。人际沟通方面,包括跟患者家属、患者本人的沟通,跟手术室、兄弟科室之间的沟通等等,感觉虽然累,但是也算是非常大的一个成长过程。
胡文宇:我觉得住院总这个岗位可以说是一个速成班,虽然为期一年时间很长,但是对于医生来说,不管是对于本科室病种的熟悉、其他科室并发我们科室病种的一个了解、整个科室内部的运转流程的熟悉来讲,都是非常大的提升。
Q9.遇到和患者、家属出现矛盾的情况下,怎么解决?
张成硕:首先就是安抚,因为患者毕竟都是来看病的,有时可能我们考虑的问题跟家属不一样,患者方可能对治疗方面更在意,我们有时可能对程序,尤其是疫情期间非常在意。所以说我们会做足安抚工作。我感觉绝大多老百姓还是非常好、非常善良的。
胡文宇: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我们也是将心比心吧,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弱势,他们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肯定不如我们,我们只能是耐心的讲解和沟通。
Q10.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克服?
张成硕:感觉每天都是挑战,因为每天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变成什么样。
胡文宇:体力和精力吧,只能咬牙坚持、靠毅力。
Q11.当总“老总”考验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心力和精神,更是对全家人的一次考验。家人能够理解你们吗?
张成硕:我爱人她不是学医的,非医疗圈儿,所以说对于治病救人还是非常理解的。非常非常支持我的工作,非常感谢她。
胡文宇:我的爱人也是医生,所以她更能理解。
张成硕:因为经常不在家,(对孩子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状态,基本是周五晚上回来(孩子)比较冷漠。周六陪陪他,然后就缓和过来了,他会找我玩儿,周日走了以后又变成了一周失联状态,那下周可能又生疏了。会对孩子有愧疚感。但我感觉他大了会理解的。
胡文宇:我有两个孩子,这个问题确实经常让我无言以对。孩子对这个事情他们会经常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爸爸突然又走了,然后这么长时间看不到,我们也只能尽量的把时间留给孩子,更多的留给他们。
那你回家会怎么哄他?
胡文宇:带他们玩儿。
Q12.100分满,二位目前会给自己“老总”的工作打多少分,为什么?
张成硕:60分吧哈哈,我感觉自己做了一部分,很大部分是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刚才说的家人还有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大家的支持才能完成。
胡文宇:我给自己打80分。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在这一届的住院医生里头,我的年龄是偏大的,经验可能稍微丰富一些。当然了也是多依靠领导,还有院里的各种支持才能做到这一步。
Q13.卸任“老总”之后的第一件事想去干什么?
张成硕:疫情期间肯定不能出去旅游了。第一件事就是好好的睡一觉。
胡文宇:多陪陪家人吧。
Q14.和前任“老总”交接时的心情是什么?
张成硕:我正常是今年1月1号接任住院总,但是我的上级主任是在去年的12月28号,因为疫情跟沈阳一个患者密接,突然间就被隔离了。然后我就突然那天晚上回不了家接任了总住院。当时也是火速上岗,没有什么思想准备。
胡文宇:当时心里非常忐忑,可以说一片混乱,因为很多很多的事情一下子压来,不知道从何开始,真的没有头绪。
Q15.对即将成为住院总的年轻医生们的建议是什么?
张成硕:相信随着疫情的常态化,规章制度的捋顺,住院总工作的自动化方面可能会越来越娴熟。祝他们越来越好!
胡文宇:我会尽可能帮助他们完成这个过渡吧!
“老总”难当
但我们知道
只有经历过这种大风大浪的日子
当冲在最前线的时候
才会无所畏惧
勇往直前!
《访谈录——我在医院当“老总”》
2021中国医师节
特别报道
采访:田诗媛
文字:田诗媛
摄影:经翰林 张诗尧
剪辑:张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