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科创中国”技术路演—俄罗斯高新技术(沈阳)专场活动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辽宁省科协、沈阳市科协承办,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结合本地技术需求,通过线上方式,组织俄罗斯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和中方投融资机构、高校、园区代表进行园区推介、项目路演、技术对接和深度交流,本次路演在线参与人数达到1.3万余人。
技术路演活动分致辞和路演推介两个环节,分别由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智丰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俄罗斯科工联副主席兼第一书记德鲁卡连科·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辽宁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春英在线出席路演活动并线上致辞,表示以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积极推动两国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通过“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平台,结合沈阳良好的对俄合作基础和资源优势,助力沈阳大力开展中俄科技交流合作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沈阳市铁西区区委常委,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薛庆彬对沈阳经开区“科创中国”试点建设进展、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作为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园区,沈阳经开区产业布局、服务配套、政策支撑等方面优势特点吸引了线上俄罗斯方面的关注。莫斯科科学与工程公共协会联盟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切利别宁·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等4位专家分别就基于电阻抗断层X线体层照相术的新型乳腺造影设备等技术成果进行了推介。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员张士宏、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赵怀慈、沈阳工业大学常云龙教授以及风投专家对推介项目提问点评、深入交流。
此次技术路演也是中俄科技创新年重要活动即第八届中俄工程技术论坛的预热活动。中俄科技合作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市科协将做好后续跟进,借助中国科协和俄罗斯科工联搭建的创新开放合作平台,同项目方进一步沟通深度合作事宜,把科技项目对接服务做优做细,将科技项目转化落地做实做强,积极促进中俄双方在已有合作成果基础上,加强开放、信任、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创新合作方式,以更加高效、更富实效的科技合作成果,服务两国创新实力提升和民生持续改善,为改进全球创新治理作出新贡献。
路演项目一:
路演嘉宾:切利别宁·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莫斯科科学与工程公共协会联盟主席,俄罗斯科学院В.А.科特尔尼科夫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室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项目名称:基于电阻抗断层X线体层照相术的新型乳腺造影设备
项目简介:组织和器官的导电特性的空间分布实现可视化,为无需使用电离辐射即可获得相关状况信息开辟了新渠道,并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在最早阶段检测到疾病。电阻抗断层X线体层扫描法可以对组织状态进行视觉评估和定量评估。“抗阻医疗技术”公司(IMT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基于电阻抗断层X线体层照相术的医疗诊断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以乳腺X线体层照相术设备为基础的发明获得了国际发明和创新沙龙“尤里卡”(布鲁塞尔)、“阿基米德”(莫斯科)以及其他众多奖项的金奖和银奖。
路演项目二:
路演嘉宾:米亚林·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北极特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国立管理学院服务公司“雅库特技术园区”负责人,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最高工程委员会常务书记。
项目名称:极端寒冷气候地区创新技术构建特点:“欧亚冷极”自然条件下的试验发展。
项目简介:2020年5月,关税同盟欧亚经济委员会完成了对关税同盟技术法规“轮式车辆安全性”(TR CU 018/2011)修正案草案的公开讨论,其中包括多项GOST R 50992—2019中多项对公路运输的气候要求;2021年2月,第21届年度全俄竞赛“年度工程师”中,首次对新提名的“极冷气候设备和技术”进行总结。建议本次活动探讨创建与此相关的专项子项目。这不仅对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俄罗斯联邦远东和西伯利亚联邦区的一些相邻地区也特别重要,这些地区属于GOST 15150-69中确定的“非常(极)寒冷气候”地区。同时,这一子项目将有助于中国在北极和南极项目的发展。
路演项目三:
路演嘉宾:科祖令·伊戈尔·阿纳托利耶维—Msigma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普通物理系高级讲师、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高等信息学院虚拟和增强现实实验室负责人。
项目名称:自主智能机器人综合体的基础平台
项目简介:自主智能机器人综合体(AIRTC)的基础平台指通过安装附加的组件/模块实现必需的扩展功能,可用于通用自主机器人综合体或多功能自行装置。该设备可用于办公室内文件运输,宾馆酒店陪同访客,机场、火车站和仓库货物运输,以及发射小型无人机。使用适当的模块化设备,比如安装清洁模块可以清扫雪和树叶。该平台针对环境物体的三维检测系统,使机器人能够记住工作空间的配置并检测其中的变化。为确保平台的完全自主,该平台可以对电池进行独立充电,通过视觉识别来确定电源位置,具有自我诊断系统。
路演项目四:
路演嘉宾:巴拉巴诺夫·奥列格·弗拉基米罗维奇—乌里扬诺夫斯克“港口经济特区”股份公司总经理
项目名称:外国企业(包括中资企业)在俄本土化: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体制的经验
项目简介:乌里扬诺夫斯克经济特区的投资方法涉及投资协议、对外国投资者的国家支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海关优惠(乌里扬诺夫斯克经济特区现行的自由关税区程序)、土地优惠和其他对入驻企业的行政优惠。投资者支持措施体系确保了该地区本地化生产的效率、速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