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口罩筑起了个人防疫的第一关。炎炎夏日,不论天气多热,仍要坚持科学戴口罩。
一、坚持戴口罩 防疫第一关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科学戴口罩 夏日不松懈
口罩使用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沈阳市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南(7月27日修订版)》对各类人群和场所使用有具体详尽的指导。对于低风险地区普通公众,在户外、公园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进入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剧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均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到医院就诊时,可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儿童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专用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三、口罩差别大 医用效才佳
在很多人看来,口罩都是简单的一层布料,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市场常见的纱布或者时尚类口罩大部分仅能对较大的粉尘颗粒起到一定的机械阻挡的作用,不能达到有效阻止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均不建议预防呼吸道疾病使用。
医用口罩一般由外层的防水层,中层的过滤层和内层的吸收层构成,最关键的是中间的过滤层滤料,医用口罩可以阻止含有病毒和细菌的颗粒进入口鼻。
四、学正确姿势 提防护效能
1.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方法是:口罩颜色深的一面向外,有鼻夹的一边向上;上下拉开褶皱,包覆住口鼻及下颌;按捏鼻夹,使之紧贴鼻梁,防止侧漏。
2.正确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KN95、N95)的方法是:口罩有标识的一面向外,有金属条的一边向上;系紧固定口罩的带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 佩戴口罩应进行气密性检查。戴好后将双手完全盖住口罩,然后进行深呼吸,如果口罩能够较好地鼓起或收紧,说明气密性较好;如果有空气从面部或密封垫处泄漏,应重新调整口罩位置,调整鼻夹,直到密合良好;如果有空气从口罩四周泄漏,应调整头带的位置,保证口罩与面部密合良好。
五、用过的口罩怎样处理?
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或有异味时,应及时更换。健康人佩戴过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口罩,或与其密切接触过程中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温疫论》指出导致瘟疫的病邪“邪从口鼻而入”,口罩可有效地将病邪“屏蔽”在呼吸道之外。夏日炎炎,但口罩不是负担。千万不能为了“自由呼吸”,放松警惕不佩戴口罩。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共同筑起防疫第一道屏障!
【本期专家】
李涵,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五部部长,医学博士,在站博士后,主任中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