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沈阳市铁西区将坚决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争做沈阳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主力军。
7月28日,记者从中国共产党沈阳市铁西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获悉,今后五年该区将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大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强力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有效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做优“五园两轴两带”高质量发展空间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绘就美好蓝图的前提基础,做优发展空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铁西区将统筹建设“五园”,以开发区为依托,以产业链为主线,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区级领导牵头+职能部门统筹+专门专人服务+平台公司运营”的“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坚持统分结合、协同推进、扁平管理、高效运行,统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德产业园、沈阳·中关村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西部融合产业园建设。
同时该区将强力打造“两轴”,建设贯穿各产业园区、链接各主导产业、体现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产业轴;建设以沈阳·中关村为引领,以中德园为高端装备制造平台,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的创新轴。
铁西区还将大力发展“两带”,做好细河生态带景观提升,将其打造为文化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做好浑河生态带规划,建设国际化滨河公园,打造大堤路沿线“一河两岸”拥河发展新空间,建设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核心板块。
争做沈阳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主力军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拥有雄厚基础和发展实力的铁西区,今后五年将坚决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争做沈阳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主力军。
具体来说,铁西区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加快5G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建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等平台,支持重点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到2025年,规上装备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
同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高新化转型,支持沈鼓集团、特变沈变等企业围绕“卡脖子”技术装备、关键共性技术、核心零部件等对上争取立项攻关,支持沈阳机床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远大压缩机智能制造基地和三一重装灯塔工厂建设,探索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的新路径,加速向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此外,铁西区还将推动制造业成套化服务化转型,发挥重矿、输变电和能源等成套装备领域的优势,支持整机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承接“制造+服务”的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加速实现由装备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加速向2000亿元汽车生产基地迈进
铁西区将持续优化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依托宝马整车工厂、宝马动力总成工厂等龙头企业,强力推动汽车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公共配套链有机融合,加速向2000亿元的汽车生产基地迈进。
围绕机械装备、电力装备、交通装备、智能装备等装备制造重点领域,压实链长负责制,做实企业家联盟,延伸拓展产业上下游供需链、横向协作配套链,不断提高装备制造本地配套化水平。
铁西区还将加快推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现代化和特医食品等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实行“招引+孵化”和“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政产学研医”联动的产业生态,努力建设在东北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同时,加速壮大工业文旅产业,做好中国工业博物馆、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推进工业遗存片区建设,打造工业文化遗址公园,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擦亮工业文化品牌,努力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