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假到来了,家长们都想全面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健康体检成了暑期最重要的事情。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食结构的转变,孩子们学业繁重而运动时间减少,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健康,且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当今大部分公共健康问题的根源。我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已高达10%以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世卫组织发布《全球肥胖流行的预防和控制》文件,并成立终止儿童肥胖委员会,重点关注儿童肥胖的问题。
现在,许多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孩子胖一点没关系。
正确认知:肥胖会对儿童健康造成损害,应及时诊治。儿童肥胖症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导致儿童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并且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肥胖还会导致儿童记忆力下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轻度的认知障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当发觉孩子变胖时,应予以重视。可自行通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在儿童中要将BMI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年龄与BMI对应的百分位数位于85%~95%范围的儿童,被认为存在超重风险;≧95%的儿童则被认为是肥胖症。借助量表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存在超重或肥胖。若明确,应及时就诊,进行肥胖相关代谢性指标的检测,并由专业医生出具健康的治疗方案。
误区二:减肥就可以了,不需要做检查。
正确认知:应早期筛查营养代谢指标,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治疗。儿童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会发生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应早期进行相关代谢指标的筛查。如测量血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肝功、肾功,腹部彩超等。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从而避免远期损害。
误区三:孩子胖胖的很健康。
正确认知:肥胖儿童更易缺乏微量营养素。肥胖也属于营养不良,肥胖儿童能量过剩,但体内微量营养素往往容易缺乏,较正常体重儿童更易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足量钙对维持儿童、青少年正常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减少骨折和老年期骨质疏松至关重要。人体内99%的钙分布于骨组织中,1%平均分布于牙齿与软组织中,只有0.1%的钙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因此,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测,筛查有无钙缺乏。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内钙代谢平衡以及骨骼形成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由于维生素D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肥胖儿童往往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而维生素D缺乏,与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应通过骨密度、血清维生素D水平等检查,对缺乏的营养素及时予以相应的补充。
发现了孩子的肥胖征兆家长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管理饮食。
家长需要调整一些饮食方式,推荐低脂饮食、低糖饮食、高蛋白、高微量营养素饮食、适量纤维素食谱。太多糖分的食物都得限制,增加蔬菜、水果,还有烹饪方法当中,有些家庭的饮食会摄入过多脂肪,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注意孩子在发育期是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节食的,只是需要控制摄入量。
第二,适量运动。
对于肥胖的孩子,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中等以上强度运动。一些适合儿童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至少坚持30分钟。运动量以运动后轻松、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切忌运动过度。给孩子控制体重越早越好。如果是在7-8岁左右还是肥胖的孩子,其实已经很难管理食欲,越小管理体重其实越方便。
愿孩子有健康的体魄,身心健康发展。
【本期专家】
宫晖,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辽宁省儿童哮喘协作组委员、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抗癫痫协会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儿童肺炎、儿童哮喘、慢性咳嗽、腹泻病、小儿贫血、惊厥、儿童生长发育、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