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这五年,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一
一个时间节点值得书写,也必将沉淀历史的荣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也正迎来沈北新区成立十五周年的日子。在这历史时刻的交汇处,我们回望这座城,时光虽如白驹过隙,但对这座城的建设者、见证者而言,一股磅礴向上的力量正涌动不息。
看,沈阳青山半入城的沈北新区已见“公园城市”雏形;
看,曾经52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增至234家;
再看,这五年身边的变化:项目落地到开工需要十多个工作日,今天已实现“拿地即开工”;曾经70多个村庄分段供水,今天基本实现24小时供水不间断;曾经老旧小区、棚户区居民期盼改造,今天170万平米老旧小区、22.6万平米棚户区得以改造,2.8万户居民乔迁新居……
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这里的百姓更健康;务实干、求创新、肯担当,这里的人们有力量。
生态沈北——宜居宜业的新引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直扎根在沈北人的心中。
33.4公里的蒲河生态廊道已然成为最美“马拉松”跑道,成为市民最向往的休闲健身娱乐之地;实现农民千年梦想的“稻梦空间”年年稻花香,幅幅画不同,惟妙惟肖的3D稻田画已让沈阳成为全世界的“稻田画之乡”;方特欢乐世界、七星海世界、怪坡虎园,让游客乐而忘返;细数沈北“一廊、五区、十园、百角”的城市公园建设,已新增绿化面积10870亩。常驻人口新增19.1万,生态的回馈已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引力。
沈北的生态,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活力新区——投资兴业的新风口
“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沈北人始终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
拥有23所大中专院校的“大学城”为新区注入无限动力,沈阳辉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街道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一系列制度性创新,不断激发沈北人向上的活力。“小巨人”企业从无到有,再到一批“专精特新”;从“招商”到“选商”,再到“链上沈北”对接,成为产业发展互通的桥梁;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投资沈北更快速;5年间,累计450个亿元以上项目“抢滩”,沈北成为投资兴业最热的洼地;截至2020年底,全区市场主体达到50311户、年均增长21.51%,其中企业达到14963家,平均增长21.24%。
沈北活力势不可挡、蓬勃而出……
幸福生活——沈北新区的新注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沈北新区不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五年来,累计实名就业7.6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80元,处于全省最高水平;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17045个;盛京医院沈北院区、辽北中医院及区中心医院6个诊疗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沈北新区医疗集团挂牌运行;“厕所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新建改造文化健身广场78个,蒲河诗歌文化节、蒲河国际马拉松、冰雪嘉年华啤酒嘉年华已成为沈阳北部城市文化IP。
回眸新区这五年,层层叠叠攀延。风吹绿浪入家园,管理精细化,处处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