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沈北新区深挖党的历史,不断擦亮红色革命资源,促进乡村振兴蓬勃发展,7月6日,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在沈北新区财落街道揭牌。
据了解,解放战争时期,鉴于东北形势,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为此,东北局机关和辽宁省、沈阳市党政机关于1945年11月下旬撤出沈阳市区,向农村转移,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共沈阳市委撤出时,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到沈阳南郊陈相屯,称南市委。北部到沈阳北郊的财落堡村,称北市委。北市委在财落、新城子、蒲河、平罗一带开展一系列革命工作,播下革命火种,点燃了继续战斗的希望……几十年过去了,薪火相传,红村记忆深入人心;栉风沐雨,信念坚定,花开正艳。在奋进新时代的道路上,沈北新区决心将鲜为人知的中共沈阳市委旧址进行复建,再现当年党史的光辉历程,继续讲好身边的党史故事。
记者了解到,为筹建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相关人员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追根溯源,将老乡家珍藏的当年中共沈阳市委办公用过的桌椅、板凳、纸箱、火炉等老物件“请”回纪念馆,弥足珍贵的物品陈列,仿佛将参观者重新带回到那个革命年代……
揭牌仪式上,沈北新区原区委书记陶明德与少先队员共同将纪念馆红色雕塑“夜之光”点亮,寓意着沈北新区人民将把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的开馆,将为该区的红色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红色革命资源正成为乡村振兴不竭的精神源泉。沈北新区财落街道积极开发“花开财落 红游沈北”研学项目,参观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游逛乡村特色大集,了解、体验财落农耕文化;品尝沈阳第一家农村集体大食堂……现已接待研学团体20余个,客流7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