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当下,科学防护必不可少,那么对于我们个人应该做到哪些呢?
1、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
4、正确佩戴口罩
步骤分为四步:
第一步:戴口罩前应使用肥皂或消毒剂洗手;
第二步:确认口罩内外,口罩鼻梁片外露部分朝外,有金属条的一端向上;
第三步:鼻、口、下巴罩好,不外露;
第四步:鼻梁片贴紧鼻梁。
5、外出回家后正确消毒
如果是外出到空气流通、比较空旷的室外,在没有和其他人接触的情况下,回到家后,衣物沾染病毒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不一定非得要做特殊的处理。但如果是去超市或者封闭的环境中,回到家后,在脱掉外衣前,尽量不要和在家的家庭成员接触,可以去晾衣服的阳台上,把外衣脱下(注意不要着凉),将其挂在晾衣架上,然后再回到室内,充分洗手以后再去接触其他的家人或家中物品。对手机、钥匙、眼镜等接触外界的物品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同时对接触过的门把手也要进行消毒擦拭,这样做是相对安全的做法。
6、正确处理发热、乏力等症状
首先,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低热等,不要恐慌,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或者只是紧张引起的躯体化症状。如果出现轻度发热感冒的情况,先自我居家隔离,服用常规感冒药。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持续加重,请佩戴口罩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以防耽误病情。
7、积极主动注射新冠疫苗,保护自己,保护大家
目前,国家已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符合条件的群众应做到“应接尽接”,这样才能尽快在人群中建立免疫保护屏障,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本期专家】
刘娜,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生物医药委员会理事。擅长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等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