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老百姓都在等你的数据架桥呢,这个数据关乎百年工程,必须现场获取,再精密计算得出。”中共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委员会党员魏可峰说。为了获得一个关于河流冲刷的数据支撑,无论晴天、雨天,流速快或慢都要有人站在河里去测试。
随后的数以万计的科学试验过程中,都需要夜以继日时刻不停地盯着屏幕上数据的变化。身体麻了,眼睛酸了……每个数据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的艰辛与汗水。
一个人带动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带动全公司站出来,这是党组织给予的精神力量。
中冶沈勘拥有发明、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专利5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获得各类工程奖励千余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等标准30余部。
多年来中冶沈勘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作为科技创新的发起点、落脚点,从思想上武装党员,强化党员在科技研发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利用公司多年以来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自主研发出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中冶沈勘自主研发的《烧结矿竖冷窑冷却工艺及余热回收技术》、《高承载力桩基的破坏模式和新型载荷试验方法研究》等项目先后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中冶沈勘把科研项目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先后立项了地下空间地质数据应用采集平台、水源热泵回灌井自清洗工艺、东北地区河流冲刷深度研究、烧结矿竖冷窑工艺及节能减排系统装备研究、强夯法加固饱和砂土地基的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水源热泵地温中央空调技术的推广使用是替代传统燃煤对建筑物进行制冷及采暖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该项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既要保证热泵机组稳定高效的工作,同时也要保证地下水连续稳定的回灌,这样才不会在热泵技术使用过程中浪费地下水的资源。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中冶沈勘党委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中冶沈勘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号召,自主研发了《烧结矿竖冷窑冷却工艺》,该工艺是将热破碎后的烧结矿置于竖式密闭窑膛内进行鼓风冷却的一种连续冷却工艺。
经过数年来的持续研发,已完成4台套烧结机竖冷窑项目的工业化系统改造,工艺流程、装备、控制系统等得以验证,余热回收效果提升明显,粉尘减排总量80%以上,环保效果理想。
在此项目的研发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是党员在研发队伍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多名党员带头加班加点攻克技术难题,对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同时多次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强化科研队伍攻坚克难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党建工作在科研中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