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工作关乎农村形象、关乎群众切身感受,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面子”,更是事关群众生活的“里子”。农村改厕项目启动以来,胜利街道严格将改厕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推动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积极推进改厕工作,完善运维体系,做好改厕“后半篇文章”。清洁、美观的现代化厕所取代落后的传统旱厕,美化了环境,方便了村民,也大大提升了乡风文明。
6月18日,记者在胜利街道高家窝堡村村民隋国民家看到,改厕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当中。
改厕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村民不愿意改,还强行推进,最终会令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让村民了解改厕的好处,高家窝堡村在村内建设样板间,让村民在施工前能够明确了解到改厕的样式、用法和好处。
三分建,七分管。农村改厕成果能否真正惠及百姓,最核心的一环是长效管护。“粪液满了,有人上门帮我们抽。”村民告诉记者。只见一台抽泵机停在了村民赵淑环家门前,工作人员打开三格式化粪池,很快就将粪污抽取干净。
孔家窝堡村通过组建维修队,免费为百姓清掏、维修,真正实现了“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满了有人抽”的目标,推动了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长效运行,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据了解,在改厕工作中,胜利街道开展常态化入户宣传,通过悬挂条幅、大喇叭播放、包保人员入户等方式,宣传“三清一改”工作,倡导村民改变生活习惯,同时,进一步完善改厕后期运维方案,探索实行“街道+第三方专业机构+村+农户”的运维体系,加大后期运维效率,排查厕所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走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改厕工作扎实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