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全面实行“不找人办、不见面办”,让“办事不求人”成为沈阳营商环境新标签!6月16日,在《沈阳市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市营商局局长段继阳对《行动方案》的意义、内容、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沈阳将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据介绍,市营商局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理念和最佳实践,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制度化提升和改革举措创新,制定了《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总体目标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成本竞争力强的市场要素环境、生态宜居的创新发展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逐步提高在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排名中的位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提供重要保障。
《行动方案》在“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四个关键领域,围绕18项指标推出108项改革举措。一是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环境,围绕群众办事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方面,提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服务、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等39项举措。二是打造“法治良好”的市场环境,围绕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方面,提出智慧法院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17项举措。三是打造“成本竞争力强”的要素环境,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和要素成本方面,提出推行工业“标准地”改革、优化创业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企业融资机制、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等29项举措。四是打造“生态宜居”的创新发展环境,围绕城市投资吸引力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23项举措。
《行动方案》呈现出注重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改革创新和注重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等四个特点。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协同发力,从整体营商环境角度寻求更大提升,全面实行“不找人办、不见面办”,让“办事不求人”成为沈阳营商环境新标签。
段继阳介绍,下一步,市营商局将全力推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实,建立奖惩机制,强化改革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指导,持续以评促改,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全力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着力推进“价值观+一网通办”,全面推行全程网办、全市通办、不见面审批,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6月底前,“公积金提取”“新生儿医学证明”等100件跨部门“一件事”上线应用;年底前,600件“颗粒化”“情景化”“应用化”的单体事项“一件事”上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