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假期,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端午节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繁荣假日市场工作,牢牢守住旅游安全底线。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案件。三天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745.7万人次,同比增长39.3%。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约45.8亿元,同比增长44.8%。文化和旅游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红色旅游魅力彰显
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围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建党百年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涵盖了百余个重点革命文物遗址和纪念场馆。“不忘国耻?英勇抗战”“辽沈枪声?解放号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等红色线路展示了辽宁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新征程等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端午假期,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大冰沟抗联密营遗址等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大批团队游客。本溪水洞推出“童心向党?游学水洞”活动,使游客充分体验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辽沈战役纪念馆举办“追寻英雄足迹?丈量大美锦州”主题宣教活动,3天接待观众达1.2万人次。
二、生态度假引领时尚
端午假期,省内一些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亲近自然的首选之地。大连大樱桃采摘恰逢其时,各大庄园、农家院、采摘园游客如织,迎来首轮樱桃采摘高峰。抚顺市顺城区绿美嘉采摘季、高尔山登山节、锡伯族玫瑰园游园会、莲岛村芍药园赏花游园、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天门景区开业典礼及龙舟赛等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本溪大峡谷、关山湖景区等均已成为新的抖音网红打卡地,前2日营收就已恢复至2019年疫前同期水平。铁刹山景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并利用明星效应增加景区热度,前2日客流、营收分别比2019年疫前同期增长45%和96.3%。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的绿江油菜花海、东港大孤山大鹿岛、凤城凤凰山和大梨树、宽甸天桥沟等自然生态风景,成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三、亲子、自驾成为主力
高考刚刚结束,学生游逐渐增多。根据大数据统计,亲子、自驾游占全省整体出游的75%。端午假期,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以及“2+2+1”三代同游成为主力。以沈阳方特、沈阳植物园、大连发现王国、圣亚海洋世界、鞍山二一九公园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成为小朋友和家长们欢乐的海洋。大连举办的“亲子龙舟竞渡”活动在激烈角逐中展现了浓浓的家庭和谐氛围。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最为明显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总量开始攀升。
四、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端午假期第一天恰逢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些家长借此机会带孩子去体验龙舟节、制香囊、包粽子、学非遗等旅游项目。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朝阳市举办了2021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活动。沈阳市举办了第七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大师们汇集老北市,皮影、面塑、炭精画、辽三彩、梅花篆书等的非遗项目让人目不暇接。鞍山市推出了非遗作品展、“云游非遗”等线上线下非遗展演活动。辽阳民俗博物馆的二人转演出、铧子白酒酿造技艺、香油制作技艺等众多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展示令现场观众连呼过瘾。锦州市举行的龙舟赛和各类水上项目表演,热闹非凡。大连市各景区景点也纷纷推出民俗体验特色活动,汉服仪仗队、亲子龙舟赛、雅乐古筝表演等,吸引了广大游客驻足观看。
五、文旅市场安全有序
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指导旅游景区等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要求。节前节中,省及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旅游企业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督导检查,省厅及沈阳、大连等各市文旅部门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到游客较多的旅游景区等,对景区出入口、核心游览点、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区域、关键部位进行现场督查。各级文化综合执法队伍全员出动,对境内旅游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假期三天全省共出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4346人次,检查网吧、文化娱乐场所等1433家次,检查旅游景区、旅行社及旅游团队等355家次。假日期间,全省文旅系统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分析研判假日市场运行情况和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文旅市场经济运行和安全情况,及时、准确做好旅游安全信息报送,确保遇有突发事件快速采取措施妥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