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眼睛关乎大健康。今年6月6日为第26个“全国爱眼日”,本次爱眼日活动的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旨在促进包括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眼健康。
目前对于近视防控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健康科普堂邀请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眼视光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范丽英为您一一讲解。
误区一、近视不能戴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的。
其实一旦真性近视后,不戴眼镜只会让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不会降低度数,更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误区二、戴眼镜不好看,眼睛会变成“金鱼眼”。
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显得眼睛特别突出,像金鱼的眼睛一样,不好看!很多人认为是由于戴眼镜导致的眼睛变形,所以不愿意让孩子配戴眼镜。其实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的祸,而是近视进展后眼轴不断增长,逐渐变凸。
误区三、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
首先来说说“近视度数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才17mm左右,屈光状态呈现+3D的远视。由于正常孩子都应该有这样3D的远视,所以又称作“生理性远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长大,眼睛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眼球不断长大,远视逐渐减少到正视状态,如果生长发育过快,则长成为“近视”。一般在生长发育期内,一年增长的速度是1D(100度)。再来看看“近视眼镜为什么摘不下来?”道理很简单呀,戴上眼镜后外界物体能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看清楚了。与戴镜后清晰的世界相比,谁又想摘掉眼镜继续回到以往模模糊糊的状况呢?所以近视度数的加深与戴眼镜是没有关系的,而是由于孩子生理发育眼轴不断增长再加上用眼负担的加重以及不正确的用眼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反倒是戴镜后视觉质量提高,用眼疲劳改善,一定程度地延缓了近视的进展。
误区四、轻度近视不用配镜。
通常将300度以下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以往的观念认为轻度近视不用配镜。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建议及时配镜:
(1)裸眼视力很差。视力低于0.5,看远时经常不清楚,需要“使劲眯着眼睛”才能看;
(2)双眼视力相差大。不戴眼镜矫正则会造成双眼不能同时使用,容易造成外斜视;
(3)调节力差。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焦点恰巧落在近视眼的“近点”上,因此不需要眼睛调节就能看近,久而久之调节功能就退化了,那么因为调节滞后的存在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4)患有间歇性外斜视。外斜视的病人通常表现为集合功能差,而集合与调节常常是伴随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当不戴镜时由于少用“调节”,那么“集合”功能就会更差,导致外斜视发展快。
误区五、配镜时欠矫一些好。
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近视欠矫配镜与足矫配镜比较起来更容易导致近视增长快。因此,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使用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不同的人最佳矫正视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足矫是要求达到最清晰视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矫正至1.0。比如说一位近视患者,戴-2.0D能矫正到1.0,戴-2.25D、-2.50D可以矫正到1.2,那么就应该给他配-2.25D的眼镜 。
误区六、孩子近视不要紧,长大以后可以做激光手术。
近视眼激光手术,即通常所说的角膜屈光手术或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利用193nm波长的紫外激光准确切削角膜的光学区,重塑角膜表面曲率,通过降低中央区角膜的曲率,达到不戴镜提高视力的目的。所以,手术是对患者的角膜组织进行切削,而且近视度数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也就越多。对于角膜本身就比较薄的患者,从安全角度来讲就根本无法选择该手术。
误区七、近视激光手术可以治疗近视。
从手术的原理就不难看出,近视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的曲率,让眼睛的屈光系统在不借助眼镜的情况下,外界物体的影像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眼睛由于近视已经发生的改变如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等并没有被“治愈”。因此近视激光手术严格的来讲仅仅是改善了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了近视。
【本期专家】
范丽英,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眼视光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眼科学硕士。擅长各种小儿斜视及弱视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各种屈光方面疾病,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诊断及处理;角膜接触镜验配主要有RGP及MCT验配,散光、圆锥角膜、准分子术后等特殊类型角膜接触镜的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