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美丽的90后女孩小那就要迎来自己的婚礼。在这样喜庆的日子,小那却忧心忡忡。
原来,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小那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曾经在2020年12月30日为一位血液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用自己的爱心为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半个月前,小那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这位患者病情复发,情况危急,心急如焚的家属希望能再次得到小那的帮助。
像很多捐献者一样,实现捐献后的每一天,小那都在牵挂着远方那个素未谋面却与她血脉相连的弟弟,每天都在祈祷着他早日恢复健康。听到这样的噩耗,小那忍不住哭了,她立刻表示自己愿意进行二次捐献,为患者捐献淋巴细胞,希望能再次为他点燃生命的火种。“我都这么拼了,你一定要坚持住,不要放弃。”如果两个血脉相连的人能够有心灵感应,小那真希望患者能听到她心中的话。
采集的日期定在了6月8日,婚期也一天天临近。小那此时却已经无心准备婚礼,偶尔的,她会发呆,“我每天都在担心,也不知道他现在的身体怎样了,就希望他能坚持住,等到8号我完成采集,他能顺利移植,然后好起来。”
周围有人劝她,你已经救过他一次,已经做得够好了,如果他以后还需要移植,你难道还一直捐献?算了吧,马上就要结婚了,你那么瘦弱,万一影响了身体,耽误了婚礼呢?你结婚后还得要孩子,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救,他需要几次我都会救他!”听到这些,这个娇弱的女孩一下子变得倔强,“就因为我曾经救过他一次,现在如果不救他,岂不是半途而废。他一直和病魔抗争没有放弃,他的家人也没有放弃他,我凭什么放弃他。”
小那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己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无损健康的,也不会影响她结婚和生宝宝。自己在读大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犹在耳畔——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如今,就是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践行了一个年轻党员的誓言。”小那的爱人也给了她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你安心准备捐献,婚礼的事情我来准备,象你说的,结婚生孩子都可以等,救人不能等。”这一对年轻人的坚定和善良,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6月8日上午,在爱人的陪伴下,小那顺利完成采集,成为辽宁省第三例,沈阳市首例实现二次捐献的捐献者。
辽宁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高梁到采集医院看望小那。高梁会长对小那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辽宁省红十字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宫健代表中华骨髓库辽宁分库为一对即将走入结婚殿堂的新人赠送了印有造血干细胞标识的纪念品。
走出采集室,小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连日来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下一点点,“弟弟,我已经努力了,剩下的,就看你了,你也一定加油!”太阳的光照在脸上,热热的,如小那胸膛里那颗滚烫的心,她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的祈祷和祝福着,那张瘦弱的小脸,在阳光下,格外的明媚、美丽。
这位党的女儿,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用爱与奉献谱写了一曲青春无悔的生命赞歌,为自己的婚礼和党的生日,送上了最珍贵的礼物。
(文/席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