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全民共同努力抗疫的形势下,孩子们也减少了不必要外出、减少了户外活动,甚至有时需要同家长一起居家隔离等,当前最重要的是减少疫情扩散与传播,但同时家长们也不能忽略,户外活动减少后的相关问题。
与之最密切的就是日照不足,维生素D的合成很受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并未停歇,在当前情形下,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日照(例:儿童平均户外活动为1-2小时每日),体内容易缺乏这种重要的维生素,我们需警惕孩子出现的一些症状,减少日后造成身体的损害。
一、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来源于三方面,即在宫内从母体获得的维生素D,食物中获得和皮肤的光照合成,而后者为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因其主要影响体内钙磷代谢,故缺乏后,主要表现为骨骼的改变。婴幼儿及儿童的维生素D缺乏主要原因为:
1.宫内储备不足(与胎龄及母体因素有关);
2.日照不足(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窗,故室内活动不能帮助合成维生素D;建筑遮挡光照、空气污染、烟雾尘埃影响;冬季光照短、衣物过厚等均影响维生素D合成);
3.生长过快(需求多、增加维生素D的利用);
4.食物及摄入不足(母乳维生素D含量少);
5.疾病影响(消化道疾病影响吸收及药物影响其代谢等)。
二、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需警惕,孩子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
1.神经兴奋高:6月内尤其是3月内的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恼、汗多、摇头等。
2.骨骼改变:婴儿期如果以上情况未得到及时治疗,接下来逐渐出现颅骨改变,如乒乓球头,7-8月后婴儿出现方颅、串珠肋、手足镯,1岁以后及有肋骨鸡胸、郝氏沟,行走后出现下肢畸形即膝内翻(O形)膝外翻(X形)等。
3.生长痛:常见于3-4岁至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常白天孩子剧烈运动后,夜里觉得大腿、膝盖和小腿疼痛。这可能是由于骨骼生长过快所致。
4.身高增长缓慢:2岁以后,每年正常生长速度为5-7cm每年。如果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cm为身高增长偏慢。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及钙缺乏,导致长骨增长受到影响,结果可造成身高生长缓慢。
5.措施:及时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最为可靠的诊断标准。通常50-70nmol/L,为生理需求理想水平,小于30nmol/L为严重缺乏,一般可出现相关症状并需要及时治疗。
通常预防补充维生素D是指,足够的户外活动,足够奶量和科学饮食前提下,每日口服400-800iu维生素D制剂,但当出现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时,需要加大剂量,可能为预防剂量的2-5倍,并持续给药并反复检测其体内水平,故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后再决定用药剂量及需要治疗时间,使维生素D达到理想水平并避免维生素D过量情况。
【本期专家】
马悦,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辽宁省食育委员会委员。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诊治、儿童发育问题诊疗、高危儿筛查与康复、儿科常见病诊治、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抢救,新生儿疾病诊治等。